《浅谈云南保山方言与普通话》-毕业论文.doc

《浅谈云南保山方言与普通话》-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 浅谈云南保山方言与普通话 摘要: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云南保山方言就属于北方方言,因此,保山言与普通话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差别。保山市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少数民数36个,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3个,少数民族人口24万。保山市还是云南省华侨最多的一个政区,是云南省第一大侨乡,全国著名的侨乡。因此,民族之间往往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即某种语言)普通话,人们可以通过它来克服因方言分歧造成的交际障碍。 关键词:保山;方言;普通话 引言: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上的分化,使普通话在各地区开成了变化,出现方言。方言一方面保持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又服从普通话的发展。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消除各地方言之间的隔阂。因此,研究各地方言不仅可以了解各地语言特点,同时又为推广普通话提供参考。 云南保山方言是居住在云南省保山市及周边地区居民的通用语言。本文主要从语言变迁角度看保山方言中词的变化,从保山方言之“下素”、保山方言之“董”(dóng)以及从方言土语的规范化这几个方面,来谈学好普通话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学好普通话。 一、从语言变迁角度看保山方言中词的变化 保山市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交流的频繁,方言在外来语的冲击下,在原有的语言单位及表达方式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其所有语言都通过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逐渐的,而语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音位、构词、句法、词汇和语法的意义成分上。具体体现在音的变化、词汇变化、新词的增减、词的遗失、词义的变化等方面。 (一)保山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保山方言属北方语系,由于同少数民族的杂居,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保山方言在发音及表达上具有不同特点: 1.音调特别。普通话中有四个音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保山方言中只有三个声调,即阴平、上声、去声。由于这些特征使保山学生在普通话测试中常把上声读为去声。 2.在保山方言中,由于鼻音不明显韵母中往往难以区分前后鼻音和“u”iu”。在普通话中具体体现为:常把“六”说成“禄”。故方言中常有“六六(通“禄禄”)有福”的说法。 3.声母中较为明显的一个特征是“s”“sh”不分。常将“事”读为“四”,将“死”说成“使”。 4.副词的表达较为独特的一个特点是将“不”放在形容词后表示程度。类似的表达方式有“花不拉沓”(太花了)、“黑不溜秋”(太黑了)、“滑不溜丢”(太滑了)等。 (二)引起语言产生变化的因素 方言通常被认为是不同于标准语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一方水土一方人”等都说明了方言由来已久,且存在着很大差异。但在汉语言发展史上,不仅有一种方言的语音对另一种方言进行层次性覆盖,在语法上,同样也有层次覆盖现象。保山方言在这些语言的强大辐射下,某些语音形式在近代渐渐因普通话覆盖而改变,从而形成保山方言发展中过去和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保山方言过去的特点。 1.叠词丰富。 (1)名词类叠词。保山话里儿话音的重叠,而普通话里却不行。因此,儿话音的重叠是保山话的特征。如:捆儿捆儿、板儿板儿、一片儿一片儿。 (2)动词类叠词。在保山方言中具有较丰富的动词重叠。如:接接人(接人)、打打水(打水)、抓抓痒(抓痒)。 (3)程度副词叠词。在保山方言中,某些形容词或动词用于形容此后的重叠说明该形容词的度。如:绿茵儿茵儿(很绿)、肥噜噜(很肥),杀火杀火(赶紧)。 2.丰富的儿话音。保山方言的形成主要在明末清初,起源于大量的汉族迁入,而当时的汉族移民主要来源于南京,陕西,四川,湖广,江西等地,大多属于北方官话区。保山四面为山,交通不太便利形成了具有保山特色的北方方言。保山话之所以被称为小京腔是因为其丰富的儿话音,而有些儿话音是普通话里所没有的。如:搪儿:专指用来腌咸菜的罐子;烟儿:香烟味。 3.动词使用的特殊性。保山方言中动词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用“克”表示“去”,“甩”和“弄”表示“吃”。还有表贬义意义“吃”的“盅”等。 如:(1)他甩了两碗米线: 他吃了两碗米线; (2)克干米线: 去吃米线。 4.副词使用的特殊性。在保山方言中,副词的使用具有较鲜明的特色。这类副词有表示“总、再也”的“共”和表非常地“恶”。而表示“总、再也”的“共”常与表否定意义的词连用。“红总”表示“无论如何”,常跟表否定意义词连用。 如:(1)我共不想理他了! 我再也不想跟他说话了! (2)我共想不起要克买盐! 我总没想起要去买盐! 另外还具保山特色的方言有: (1)鬼吼辣叫呢。 乱叫乱喊地。 (2)咋个? 怎么? 在保山方言中,有些形容词的使用也具有较鲜明的特殊性。且这类词跟常用“呢”来表示“的”连用。 如:(1)和漆麻

文档评论(0)

咪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