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力资源】走出管理混沌抓住效能拥抱幸福.doc

【人力资源】走出管理混沌抓住效能拥抱幸福.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力资源】走出管理混沌抓住效能拥抱幸福.doc

人力资源】走出管理混沌:抓住效能、拥抱幸福 明阳天下拓展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两大热词是人力资源效能(Human Resource Effectiveness )和员工幸福感(Employee Well-being)。两者似乎是一对 矛盾:前者关注的是组织获得的回报,关注如何用最少的人形成最大的产出;后 者关注的则是员工获得的回报(心理、生理、社会感受),关注的是如何使员工 在最少的投入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那么,企业应该往左走还是往右走,如果不选择一边而想兼顾,两个看似矛盾的 诉求在实践中能够和谐统一吗? 关注效能or关注幸福? 老板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满在近年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已经厌倦了碌碌 无为但夸夸其谈的HR ,除了一些基础的服务功能,他们看不到人力资源部的战 略贡献。极端一点的老板甚至质疑,既然只有服务的功能,为什么不能把这个 职能外包呢? 于是,备受压力的HR们开始关注人力资源效能,力图找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 贡献。劳动生产率、人均营收、人均利润、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比等硬指标在 人力资源管理报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老板和HR们对于这些结果的追逐让 人惊呼企业开始重回泰勒时代。 但是,在企业疯狂追求效能的同时,却发现员工越来越脆弱,刚为员工上紧弦, 就发现上紧的弦随时会断。每一次提升人力资源效能的举措,似乎都能带来无数 意想不到的负影响,员工工作负担过重、抑郁、生活工作失去平衡的现象层出不 穷。无奈之下,HR们只有通过大量的员工关怀项目来修补。 于是,无比纠结的HR们开始关注组织幸福,力图把企业打造成为员工疗伤 的家园。敬业度跟踪、员工援助计划(EAP )等措施越来越多。但是,这种讨好 员工的投入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种种的“花活后,老板们也开始质疑,“这不 是找个由头来花我的钱吗? 两种矛盾的逻辑之下,企业走入了困境:要么是将提升效能的行动变成了 带着 镣铐跳舞”;要么是逐渐陷入了 制造麻烦一解决麻烦的怪I 统合效能与幸福的途径 在老板和HR们开始为效能与幸福的矛盾纠结时,一些企业的案例却进入了我们 的视野。一方面,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效能奇高,员工普遍完成了更多的工作量, 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员工在被榨干之后,却依然身心愉悦、倍 感幸福,这些企业甚至被认为是’幸福组织。的标本 当前名声在外的标杆中,我们不考虑德胜洋楼这类切入蓝海的企业,而分析那种 在红海搏杀的企业。他们的效能和幸福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必然是因为管理体 系上的某些特色,也即是说,因为这些企业都有各自解套的逻辑。例如,海 底捞的员工普遍反映工作饱和度大,但却几乎无一例外地持续为企业付出,甚至 到了 回家后心里都挂着公司的程度。又如,澳洋顺昌在金属物流配送行业平 均利润为1%^2%的背景下,通过内部公司制将核算单元做成小公司,使 净利润达到5%^6%O再如,苏州固锝基于家文化做企业管理,不仅让员 工感觉到归属感,也激发了员工的高绩效行为。不仅是这些名声在外的企业,我 甚至也在一些调研的企业中找到了类似的惊喜。 对这些企业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面对效能和幸福的两难,他们一般通过四条途径 来统合效能”与幸福”这对矛盾。 途径1 ―精巧的组织模式 同样是一副牌,优秀的企业能够合理谋划,将其功用发挥到极致,同时还注重持 续性,避免耗竭性开发。这主要体现在组织模式中流程、组织、岗位设计上, 也即是对团队、员工工作内容的设计。简单来说,其目的就是让合适的团队、人 在合适的位置上最大程度发挥作用。无论是工作内容专业化还是工作内容 丰富化,让团队或员工从事自己能力适应且具有一定挑战的工作,既能够达到 人尽其才、节约人力资源投入的效果,也能够减少员工在工作中的倦怠,甚至带 来工作本身的愉悦。 在治理密集型企业,柔性组织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企业开始相信员工最了解自 己能够做什么。从员工的角度,开始鼓励以智慧进行分工,自由协作形成智慧 群落”,?从任务的角度,开始让战略变得柔性而开放,不再限定员工应该做什么, 而是期待员工能够做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尔的人单合一、澳洋顺昌的内部 公司制、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正是将部门、团队甚至个人设定为经营单元,扩 大了他们的活动边界(有限的流程任务到无限的经营任务),充分调动了他们积 极性奉献于组织。 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内容的设计相对固化,但在既定的工作上进行排班优化 也能够释放巨大的效能潜力。某运输企业在产能急剧上升时,由于人工成本的限 制,无法及时补充足够的人员,造成了员工工作负荷过重,生产运行极度不稳定。 在我的建议下,他们进行了排班优化。结果,员工被高效利用,虽然平均在岗时 间降低了 12%,但平均实际工作时间反而增加了 3%,完成的工作量增加了 5% , 人力资源效能提升9.5%。最奇妙的是,居然有86%的员工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