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修改抗凝药物合理运用123
监测频率 静脉血栓治疗 2016 ACCP 静脉血栓治疗 抗凝药物选择: 无肿瘤的血栓,NOACS 优于华法林 无肿瘤,不能使用NOACS者,华法林优于LMWH 肿瘤患者血栓,LMWH优于华法林、NOACS 抗凝疗程 因外科手术引起的血栓,抗凝3月,优于短疗程或更长疗程 因短暂风险因素引起的血栓,抗凝3月,优于短疗程或更长疗程 无诱因引起的血栓,抗凝疗程至少3月 有血栓史的,疗程至少3月,高出血风险者3月 癌症患者的血栓,抗凝疗程至少3月 无诱因引起的血栓,已停止抗凝,可使用阿司匹林。 经济性 有效性 安全性 依从性 选择哪种药物? 谢谢 * 血栓可引起许多疾病——血栓栓塞疾病,涉及多个身体系统。 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DVT和PE关系密切,通常被认为是同一疾病的两种不同临床表现 对血小板依赖较低 血栓多由血液瘀滞有关,形成的血栓主要以交织的纤维蛋白和红细胞为主,血栓发红,较大。多形成在下肢,若随血流流至肺内或其它脏器。 动脉系统血栓形成 高度依赖血小板 动脉里血流速度快,形成的血栓主要以纤维蛋白和血小板为主,血栓发白,小,附壁,如动脉粥样斑块,通常引起下游动脉的供血不足 心腔内血栓形成 对血小板依赖介于动静脉之间,更倾向于静脉系统血栓 心脏内的血栓脱落后沿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并阻塞血管,引起卒中。 上世纪60年代就已将所有凝血因子分类,并有经典的凝血瀑布: 传统的凝血启动模式通常分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启动点进行分类。外源性凝血是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并非全部存在于血液中,还有外来的凝血因子如组织因子参与止血,当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组织因子与7因子结合即启动外源性凝血,因此外源性凝血途径是从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到因子10被激活的过程; 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全部来自血液(内源性)。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从因子12激活,到因子10激活的过程。当血管壁发生损伤,内皮下组织暴露,内皮下胶原纤维与凝血因子接触,12因子活化进而激活11因子,9因子激活10因子进入共同通路;(8因子和5因子是“ 放大器”在8因子帮助下9因子激活10因子的速度增加十万到一百万倍;在5因子帮助下,10因子激2a因子速度可以提高30万倍。)当凝血酶因子激活后,最终降解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发挥正常止血作用。 首先我们介绍传统非口服抗凝药:肝素类药物的作用靶点。在介绍肝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之前,我们了解一下人体内的凝血机制: 人体内有两个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生理性凝血始于外源性凝血途径,即组织因子释放、Ⅶ因子活化后,引起Ⅹ因子的活化,进而在Ⅴ因子的作用下使凝血酶活化,降解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在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的同时,其对内源性凝血途径也起了激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生理性凝血,具体过程是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也可以激活Ⅸ因子,进而在Ⅷa因子的辅助下激活Ⅹ因子,进入共同通路。 抗凝药物研发的理论基础即是人体的凝血系统。可以看到,Ⅺ因子、Ⅻ因子并不具有凝血功能,其他环节都可以作为凝血、抗凝治疗的靶点。 * 内皮细胞具备的抗栓功能。抗凝血酶3是由肝脏合成的蛋白多糖,为肝素依赖性抑制因子,与肝素结合后,抗凝血酶3灭活凝血因子的速度明显增加,为原先 的1000倍甚至2000倍。 内皮细胞具备抗栓功能。抗凝血酶3是由肝脏合成的蛋白多糖,为肝素依赖性抑制因子,与肝素结合后,抗凝血酶3灭活凝血因子的速度明显增加,为原先 的1000倍甚至2000倍。同时,肝素对纤溶启动途径有促进作用,因此具有抗血栓效应。保护内皮细胞、调控脂蛋白代谢降脂作用。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通 过化学或酶解聚反应得到的。其抗凝机制与肝素一样。肝素为依赖ATⅢ的凝血酶抑制剂,肝素分子中的戊糖序列先与ATⅢ分子中的丝氨酸残基结合形成复合 物,ATⅢ分子中的反应中心构象发生改变,与凝血酶及其他有关凝血因子发生1:1的分子结合 这张图解释了分子量为何影响肝素类药物的抗2a活性。灭活凝血酶时 蚯蚓状分子为肝素片段,蓝色多边形为抗凝血酶,红色三角形为10a因子,黄色多边形是2a因子; 肝素对2a 因子灭活有赖于肝素-抗凝血酶和2a 因子三联复合物的形成,此时肝素同时结合于抗凝血酶和因子2a,肝素如要起到模板作用需要至少含有18 个 糖单位,其中起桥梁作用需要13个单糖,另需5个单糖作为识别片段。每个单糖平均分子量为300,因此分子量一定要达到5400道尔顿以上才具有抗2a活性。 普通肝素平均分子量15000道尔顿,绝大多数分子在5400道尔顿以上,具有相似的抗10a与2a活性;低分子肝素则要以5400以上的分子片段所占比例大小来衡 量其抗2a活性,一般情况下其抗10a:抗2a活性约2-4:1;戊糖即磺达肝睽钠的分子量只有1700道尔顿左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路径与实践探索.docx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NB∕T 14003.1 2015 页岩气压裂液 第1部分:滑溜水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pdf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押题猜想 低空经济(时政猜想).pptx VIP
- 胰胆管合流异常2025 .pdf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专题一 经济、创新、科技、教育新成就.pptx VIP
- 《生产管理部战略规划》课件.ppt VIP
- 基于RFID的学生考勤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pdf
- 2025年中国腌腊肉制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x
- 智能宠物投喂系统.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