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与规范.doc

“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与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与规范.doc

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与规范 随着“读题时代”的到来,网络新闻标 题逐渐演变为读者选择与浏览信息的依据,甚至是获 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但是因为竞争激烈,部分商 业门户网站出现了新闻标题失范问题。通过对网络新 闻标题的失范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可知,规范新闻标题、 实现网络新闻有效传播的途径是健全和完善网络新闻 政策法规,大力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加强 网络媒体新闻行业自律,完善公众对媒体的监督机制, 加强高校新闻传播学学科的人才培养。 关键词:网络新闻标题;失范;规范;“读题时代”; 信息超载;媒体公信力 G216.2 A : 1673-1573 (2016) 04-0005-05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6年8月发 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 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51.7%;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 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1], 这意味着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信息形态,网络对 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 下,网络信息与媒体选择的“多样化”导致了互联网 “信息超载”的现象,海量的网络新闻信息和快节奏 的生活方式使受众无法全面地了解所有新闻信息,受 众的阅读方式也随之改变,新闻标题逐渐成为读者选 择与阅读信息的依据,甚至是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来 源,受众逐渐在走入“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具有 向导读者、提供检索和引导舆论等功能,在信息的传 播过程中为受众提供了方便。但是,在当前激烈的网 络信息竞争中,为了争夺受众眼球,网络新闻标题的 失范现象也愈演愈烈。 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现象包括新闻标题的“噱头” 性问题突出、误导性标题繁多、“三俗”化趋势严重、 网络流行语的反复“套用”以及“标题党”现象屡禁 不止等,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现象有碍于网络新闻标 题功能的发挥和网络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建设,成为影 响我国互联网信息健康传播的一个突出问题,网络新 闻标题的制作规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 笔者以我国部分商业门户网站(以下简称“某网”) 的新闻标题和内容为依据,通过其具体表现形式,考 察其自身存在的新闻标题不规范现象,分析、总结我 国部分商业门户网站出现的新闻标题失范问题。 (一)“噱头”性问题突出 网络新闻从业者为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吸 引受众强烈的情感关注,在对新闻事件的选取和整合 时,往往会将新闻标题重新编辑制作,对新闻素材进 行重新加工和组合,部分新闻媒体在重新制作新闻标 题中使用“噱头”性词语,标题经过修改后,意思表 达夸张,以吸引受众眼球,引起受众关注。 2016年6月3日,某网登载的一则新闻《男子与 亲戚交恶残杀其孙子抛尸水井》,其所转载的原新闻标 题为《男子与亲戚产生矛盾残杀其孙子被判死刑》;某 网转载新闻《10岁女童遭养母虐待浑身是伤养母被行 政拘留》《三岁女童遭八岁智障儿砍伤暂无生命危险》, 将标题分别改为《10岁女童遭养母虐待钳子夹舌头剪 子剪耳朵》(6月1日)、《三岁女童遭八岁智障儿砍伤 身中多刀皮开肉绽》(6月2日);某网新闻转载《老 夫妻俩上山找羊双双失足滚落悬崖》《云南普洱:小学 女生狂扇同校女生20多嘴巴》,将标题分别改为《老 夫妻上山找羊不慎跌落悬崖尸体悬挂防护网》(6月1 曰)、《云南小学女生狂扇同校女生20多巴掌边打边 笑》(6月14日),等等。 网络新闻从业者在选取、整合和优化所要发布的 新闻信息时,在无形中承担着传播信息知识与文化的 社会责任,网络新闻媒体作为文化宣传的信息窗口, 不应只为博取轰动效应而制作“噱头”性新闻标题, 其潜在的新闻伦理和人文关怀才真正值得每一位网络 新闻从业者深思。 (二)误导性标题繁多 部分网络媒体为提升网站的页面点击率,不是在 构建新闻的内在要素和构思特色的新闻标题上下功 夫,而是盲目地追求“新、异、怪、奇、特”,以达到 哗众取宠或是耸人听闻的效果。在此类新闻报道中, 带有误导性等格调不高的标题经常出现,背离了新闻 的本意,不仅误导了受众,降低了网站品味,而且也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2016年6月10日,某网新闻中心登载了一则社 会新闻《广西储户办好银行汇款次日被要求补交1 000 元》,文中指出,银行监控显示汇款者少给1 000元, 工作人员事后发现,律师认为银行有充分的证据,汇 款者则需补回这1 000元,新闻标题避开“汇款者少 给1 000元”的事实,以“储户办好银行汇款次日被 要求补交1 000元”为题吸引受众眼球,标题误导性 很强,而《今日头条》等媒体在转载新闻时以《男子 汇款次日被要求补交1 000元银行:有监控他少给了》 为题,更具客观性。再如,该网新闻频道6月13日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