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doc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理距离”理论要求作家控制好与生活、情感、语 言等方面的距离;“小说距离”理论强调叙述手法对读 者距离的控制,内聚焦、外聚焦及零聚焦叙述方式能 产生独特审美效果;现代主义主张以“变形”等艺术 手法制造与生活的距离,后现代主义则主张填平距离。 在艺术创作中,距离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距离的消失 意味着艺术独特性的消失,也意味着艺术的消失。 关键词:文学创作;距离;元素 104 A : 1003-0751 (2016) 11-0163-05 “距离”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艺术创作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布洛的“心理距离”关注创作主体在创 作过程中涉及的诸多距离问题;布斯的“小说距离” 重视叙述手法对读者距离的影响;而不同的创作观念 在处理距离问题上存在着差异。总之,在艺术创作中, 距离无处不在,距离的消失意味着艺术独特性的消失, 也意味着艺术的消失。 一、创作主体与心理距离 在创作中,作家要控制好艺术与生活、情感之间 的距离,以及语言收放等问题,促使审美效果的最大 化,这些都与心理距离密切相关。 与生活 与生活的距离控制表现了 “出”与“入”的 统一。 既要呈现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又要充分发 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控制好自己与生活的距离。 苏轼在《送参寥师》中提到,诗人既要“阅世走 人间”,又要“观身卧云岭”,也就是既要深入生活, 又要超越生活。正如朱光潜所说:“创造和欣赏的成功 与否,就看能否把‘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距离’ 太远了,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了,结果又不 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 最好的理想。”①也就是说,艺术与生活应保持“适当” 的距离,“太远”或“太近”都不是“最好的理想”。 那么作家应如何控制这一距离呢?王国维说:“诗 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 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 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②“入乎其内”就是 要深入生活,对审美对象有深刻体悟。辛弃疾在《丑 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对“愁”的体悟很能有代表性: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 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 道天凉好个秋。”这里正好说明词人早期对“愁”缺乏 体验,有了一定阅历后才发现“实愁”与“虚愁”的 距离。“出乎其外”就是不囿于生活表面,深入生活。 王国维评周邦彦《苏幕遮》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 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云:“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③, 又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 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④“轻视” 与“重视”的距离调节正好体现了 “入”与“出”的 关系。可见,唯有“出”与“入”统一, 与情感 情感距离控制分为两种:一是作家的情感参与度; 二是生活情感与艺术情感的差异度。这里讨论的情感 距离控制主要是前者。 艺术创作离不开作家的情感参与。刘勰曾说“夫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文心雕龙?知音》),梅尧臣说“愤 世嫉邪意”(《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 述诗》),西方也有“愤怒出诗人”之说。这些都说明 创作与情感的相关性,因为“参与艺术家或作家创作 活动的想象之最重要特点是它的明显情绪性。作家头 脑中产生的形象、情境、情节的意外转折似乎是透过 一架特殊的‘不断充实的机器’,进行创作的个人情绪 方面就是这样一架机器”⑤。而想象中的情绪(情感) 又掺杂理性,情感与理智间的距离调节影响着创作。 布洛认为艺术家须处理好“心理距离”的矛盾,最合 适的便是“最大限度尽量减少距离而不使之消失”⑥。 肆意宣泄情感会使创作难以控制。朗吉努斯认为: “那些巨大的激烈情感,如果没有理智的控制而任其 为自己的盲目、轻率的冲动所操纵,那就会象一只没 有了压舱石而飘流不定的船那样陷入危险。”⑦托马斯? 曼也认为:“生糙的热烈的情感向来是很平凡的不中用 的 强烈的情感并无艺术的意味。艺术家一旦还到 人的地位来在情感中过活时,就失其为艺术家了。”⑧ 这些都说明创作须限制情感,正如狄德罗所说:“你是 否趁你的朋友或爱人刚死的时候就作诗哀悼呢?不, 谁趁这种时候去发挥诗才,谁就会倒霉!”⑨哈代《德 伯家的苔丝》的结局,就是作家情感与理智的距离丧 失的典型例子,柯林伍德评论其毫无节制的情感宣泄, “就像一个起诉律师讲完一席话之后,朝囚犯脸上吐 了一口唾沬一样”⑩。因此,作家既要有积极的情感 参与,又不能为情感所蒙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 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 者退为站在客观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 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 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情感的放任易导致感染力 减弱,过度控制又易造成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