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继发性肾病-第九版内科学泌尿系统.ppt

第三章-继发性肾病-第九版内科学泌尿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者 : 赵明辉 单位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第三章 继发性肾病 第一节 狼疮肾炎 第二节 糖尿病肾病 第三节 血管炎肾损害 第四节 高尿酸肾损害 重点难点 狼疮肾炎分型与治疗、血管炎肾损害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糖尿病肾病分期、高尿酸肾损害临床特点及治疗 继发性肾病发病机制 继发性肾病预后 狼疮肾炎 第一节 免疫复合物形成与沉积是引起狼疮性肾炎的主要机制 循环中抗dsDNA等自身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沉积于肾小球 或循环中抗dsDNA抗体直接与沉积于肾脏的抗原相结合 或循环中自身抗体与肾小球内在抗原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 沉积的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引起炎性细胞浸润、凝血因子活化及炎症介质释放,导致肾脏损伤 内科学(第九版) 发病机制 病理 狼疮肾炎免疫荧光呈现“满堂亮” 内科学(第九版) 病理 病理分型 病理表现 Ⅰ型 系膜轻微病变性狼疮性肾炎,光镜下正常,免疫荧光可见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 Ⅱ型 系膜增生性狼疮性肾炎,系膜细胞增生伴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 Ⅲ型 局灶性狼疮性肾炎(累及<50%肾小球)。(A):活动性病变;(A/C):活动性伴慢性病变;(C):慢性病变 Ⅳ型 弥漫性狼疮性肾炎(累及≥50%肾小球)。S:节段性病变(累及<50%肾小球毛细血管袢);G:球性病变(累及≥50%肾小球毛细血管袢) Ⅴ型 膜性狼疮性肾炎,可以合并发生Ⅲ型或Ⅳ型,也可伴有终末期硬化性狼疮性肾炎 Ⅵ型 终末期硬化性狼疮性肾炎,≥90%肾小球呈球性硬化 2003年国际肾脏病协会(ISN)及肾脏病理学会工作组(RPS)对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型 内科学(第九版) 狼疮性肾炎的肾脏表现差异大,可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或表现为高血压、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综合征等。病情可逐渐进展为慢性肾脏病,晚期发生尿毒症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尿蛋白和尿红细胞的变化、补体水平、某些自身抗体滴度与狼疮性肾炎的活动和缓解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内科学(第九版) 诊断:在SLE基础上,有肾脏损害表现,如持续性蛋白尿(>0.5g/d,或>+++)、血尿或管型尿(可为红细胞或颗粒管型等),则可诊断为狼疮性肾炎 鉴别诊断:狼疮性肾炎易误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通过检查有无多系统、多器官受累表现,血清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等可资鉴别 诊断和鉴别诊断 内科学(第九版) Ⅰ型或Ⅱ型:尿蛋白<3g/d,根据肾外表现决定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尿蛋白3g/d,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同微小病变肾病 Ⅲ型或Ⅳ型 无临床和严重组织学病变活动的Ⅲ型病人,可给予对症治疗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或)环磷酰胺 弥漫增殖性(Ⅳ型)和严重局灶增殖性(Ⅲ型)狼疮肾炎则应给予积极的免疫抑制治疗 治疗 内科学(第九版) Ⅲ型或Ⅳ型 活动者应先给予诱导疗法,待病情稳定后转入维持治疗。诱导治疗一般为泼尼松1mg/(kg·d),疗程4~6周,以控制炎症反应,此后逐渐减量,直至5~10mg/d维持;同时合用免疫抑制治疗,如环磷酰胺静脉疗法(每月0.5~1g/m2,共6次;或者每2周0.4g,共6次),或者吗替麦考酚酯(1.5~2.0g/d,分2次口服)。维持治疗多采用硫唑嘌呤1~2mg/(kg·d)或吗替麦考酚酯(0.5~1.0g/d)。肾活检有大量细胞性新月体或纤维素样坏死病变,以及肾外病情活动严重者也可使用甲泼尼龙15mg/(kg·d)静脉冲击疗法,1次/日,3次为一疗程 治疗 内科学(第九版) Ⅴ型 表现为非肾病水平蛋白尿的单纯膜性狼疮肾炎病人仅需要降蛋白及降压治疗,根据肾外表现决定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疗法 表现为肾病水平蛋白尿者,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泼尼松1mg/(kg·d)联合环磷酰胺或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或他克莫司 膜性狼疮肾炎病人合并增生性狼疮性肾炎则按照后者治疗 治疗 内科学(第九版) 狼疮性肾炎治疗后可长期缓解,但药物减量或停药后易复发,且病情逐渐加重 近年来由于对狼疮性肾炎诊断水平的提高,轻型病例的早期发现以及免疫抑制药物的合理应用,预后明显改善,10年存活率已提高到80%~90% 预后 内科学(第九版) 糖尿病肾病 第二节 糖代谢异常 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氧化应激 免疫炎症因素 遗传因素 内科学(第九版) 发病机制 病理 内科学(第九版) 免疫荧光: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和肾小管基底膜弥散线状沉积,还可伴有IgM、补体C3等沉积 光镜:早期可见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系膜区轻度增宽。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基质增生,形成典型的K-W结节,称为结节性肾小球硬化症。部分病人无明显结节,称为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症。并常可见内皮下纤维蛋白帽、球囊滴、小动脉透明样变,伴随肾小管萎缩、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文档评论(0)

周全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