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楚辞课件》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编 中国文学导读 屈原 与 楚辞 第一节 楚辞的产生与特点 一、何谓楚辞 1.是指战国时代在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新体诗,它标志着先秦诗歌发展的一个新高峰。 “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史记·酷吏列传》,有时简称“辞”或“辞赋”。 又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 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故可谓之楚辞。——黄伯思 2.是指战国时期楚国人及后来汉代一些文人骚客用新诗体创作的作品。如:战国时诗人如屈原、宋玉、唐勒等人的作品;汉代贾谊、淮南小山,甚至刘向、王逸的作品。 3.是指书名。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及汉代人所作诗歌辑选而成的一部书名--《楚辞》。 二、楚辞的文化特征 宋黄伯思《校定楚辞序》云:“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 楚辞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楚辞的形式特征 句式:有六字句和五字句两种(不计语气词兮、些、只等),为“三三”或“三二”节奏,前者以《离骚》和《九章》为主,后者以《九歌》为主。 语气词“兮”的运用:普遍带有规律性,成为语言形式的显著特征,主要有三种情况: 《九歌》:“兮”在句中,如“若有人兮山之阿”。 《橘颂》模式:上下两句均为四字句,“兮”字用在下句之末,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大招》改为“只”,《招魂》改为“些”) 《离骚》:上下两句字数增多,“兮”字用在上句之末,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楚辞》的编定 西汉末刘向整理屈、宋作品,始编定《楚辞》。 王逸《楚辞章句叙》云:“逮至刘向典校经书,分为十六卷。” 《四库全书总目》云:“初,刘向裒集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宋玉《九辩》、《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及刘向所作《九叹》,共为《楚辞》16卷,是为总集之祖。逸又益以己作《九思》与班固二‘叙’,为17卷,而各为之注。” 刘向所编16卷本久佚,惟王逸17卷本《楚辞章句》传世。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诗》《骚》并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楚辞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以及比兴寄托手法,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伟大的思想人格 忠君爱国 独立不迁 上下求索 好修为常 屈原的作品 《离骚》、《九歌》(11)、《九章》(9)《天问》《远游》《卜居》《渔父》共25篇。 《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九歌》《招魂》《天问》 《九歌》《招魂》《天问》三部作品,都不直接涉及屈原本人的生活经历。前二种与楚地的神话传说、民间习俗有密切关系,后一种却是对神话传说和社会历史的质疑。但这三部作品,又从各方面曲折地反映了屈原的个性和思想情感,同时也是研究楚文化的基本材料。 《九歌》 《九歌》的名称,见于《左传》、《离骚》、《天问》和《山海经》,可见这是一种古老而著名的乐曲。 “九”表示由多篇歌辞组成,不代表实际篇数。 《九歌》11篇,是一组祭神所用的乐歌。 一般认为,这是屈原根据民间的祭神乐歌改写而成的,既洋溢着古老的神话色彩,又表现着诗人对人生的某种感受。 徐 悲 鸿 国 殇 图 徐 悲 鸿 山鬼 图 《天问》 《天问》是一篇奇文。它就自然、历史、社会以及有关的神话传说,一口气提出一百七十二个问题,“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鲁迅《摩罗诗力说》)。 战国时期还没有哪一家曾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表现出这么广泛而深刻的怀疑。这就意味着《天问》作者具有超越当时一般思想家的强大的独立人格力量。这种怀疑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橘颂》 《橘颂》用拟人化的手法,细致描绘橘树的灿烂夺目的外表,和“深固难徙”的品质,以表现自我优异的才华、高尚的品格,和眷恋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怀。在描写过程中,诗人既不黏滞于作为象征物的橘树本身,又没有脱离其基本特征,从而为后世咏物诗的创作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 《招魂》 司马迁认为《招魂》为屈原之作。所招为谁之魂,一说认为是屈原自招其魂,一说认为是招楚怀王之魂。 诗歌开头一段说明招魂的原因。前半部分假 “巫阳”之言,竭力渲染东南西北四方以及天上、幽都的可怕,劝魂不可留居。各种吃人食魂的鬼怪,凶残狰狞的毒蛇猛兽,极端严酷的自然环境,组成一幅幅光怪陆离、诡异恐怖的图景。后半部分

文档评论(0)

咪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