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家好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 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 樊 雷 E-mail:SZXJHK@163.COM Tel(O): 0371 二OO九年二月 内容提纲 第一部分 几个有关问题 一、对设计预算编制单位的几点要求 二、项目的资金来源及社会目标 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程序 第二部分 可行研究报告的编制 一、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要求 二、报告编排格式 三、报告正文的编写 四、关于项目现状图、规划图的编制 五、规范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文件 六、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对设计预算编制单位的几点要求 一、增强责任意识; 二、加强队伍建设; 三、遵守技术规范; (一)做好项目申报单位的技术参谋; (二)深入掌握项目区实际情况、基础资料; (三)科学、因地制宜做好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四)搞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服务; (五)做好项目竣工资料的整理。 项目的资金来源及社会目标 资金来源 : 土地整理项目使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整理项目使用的是上交中央30%以及地方自留70%部分的资金。 社会目标: 目前的土地整理项目是以农地整理为主要目标,主要由政府投资,属于非盈利性的公益性项目,有明确的社会目标,一般包括五个方面。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程序 一、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要求 1.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选定项目区。 3.查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4.查明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5.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等基本指标。 6.确定项目建设标准。 7.基本查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 一、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要求 二、报告编排格式 (一)报告构成 (二)报告编写要求 (三)报告格式 (一)报告构成 报告按封面、扉页、项目特性表、目录、报告正文和附件的顺序编排。 在报告正文最后面可以加补充说明和引用文献名称,报告扉页与报告目录之间可放置项目区位图。 (二)报告编写要求 报告内容完整、层次分明、语言简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引用资料数据无误、配套图表齐全。 报告文字使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范字,用阿拉伯数字或科学计数法表示数量。 标点符号符合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选用。文字后用单位名称表示,数字后面用单位符号表示,同一报告要统一。 引用的资料与成果应当正确,并明确交代其来源或依据。 报告原稿装订时,所有图表均应折叠整齐,大小与所用稿纸一致,装订部位一律位于左侧装订线处。 (三)报告格式 1.层次划分与编号 2.字体与字号 3.表格的规定 4.图的规定 5.公式的规定 报告提纲 1 综合说明 2 项目背景 3 项目区概况 4 项目分析 5 项目规划方案 6 项目建设内容 7 土地权属调整 8 施工组织方案 9 实施措施与工程管护 10 投资估算 11 效益分析 12 综合结论 13 附件 1 综合说明 1.1项目概述 说明项目性质、项目区的位置和范围(表述项目区范围应采用文字描述和地理坐标两种方式) 。 概述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区的地貌类型、土地权属状况、项目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率。 1.2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 说明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期(特指自然年度),概述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式。 1.3综合结论 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 3 项目区概况 3.1自然条件 3.1.1地形地貌 说明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和海拔高程。描述中可简单地对项目所在的县(市、区)地形地貌进行说明,主要是对项目区的小地貌和微地貌进行详细描述。 3.1.2气象 说明项目区气象主要特征。描述气候性质、四季特点、光热和降水概况即可 。 3.1.3土壤 说明项目区土壤的类型、分布和理化性状(土层厚度、PH值、有机质含量 )。 项目区地形地貌、气象和土壤是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因素,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详细调查。 3 项目区概况 3.1.6工程地质 说明引水建筑物和交叉建筑物场址、输(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沿线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风化情况、水文地质条件。 说明输水线路、田间道路和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地基、边坡和围岩的稳定性,论述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粉细砂、淤泥、软土、分散性土等软弱土层的分布和性质,初步提出基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