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坚持公交优先战略
PAGE
PAGE 34
关于缓解城市“行路难、停车难”问题的思考
王国平
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
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
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的竞争是城市的竞争。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期,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将对未来中国城市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将使其在短短20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带有标志性的一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今后20年,中国城市化率仍有可能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每年将有1400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至203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有可能达到今天发达国家的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70%。可以说,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仅仅需要用50年时间就能走完西方发达国家用100年甚至200年才走完的城市化之路,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但是在取得城市化历史性成就的同时,由于发展周期的压缩,“城市病”的集中爆发在所难免。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千城一面、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征地拆迁难等一系列“城市病”,已经给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保护等各方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城市交通“行路难、停车难”,即交通“两难”问题,已成为众多城市问题中最难解决的“城市病”,甚至可能是一个“绝症”。现在几乎还找不到一招致胜,或者几招致胜的破解之策。可以预计中国的“行路难,停车难”问题,在大型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中还将会愈演愈烈。据杭州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底杭州机动车的保有量是10万辆,到2012年底杭州老城区机动车的保有量将达到近100万辆。在11年间,城市的机动车总量几乎增长了十倍。而这十多年中,尽管杭州实施了一系列道路建设和综合整治工程,但城市道路增长远远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在老城区面积与路网几乎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交通不拥堵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缓解城市交通“两难”问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已经成为城市党委、政府的难解之题和必解之题。下面,我想就缓解城市交通“两难”问题,谈几点想法:
一、缓解交通“两难”问题的理念:“四管齐下”
从源头控制机动车增长的总量,是缓解交通“两难”问题的治本之策。我认为,要参照人口管理的办法,来加强对“车口”的管理。国家实施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因为国家资源环境与人口有一个最大容量问题。人口不可能无限制增长,中国有承受人口增长的极限,专家的研究结论是16亿,现在估计能控制到15亿。同样,对“车口”也应实施计划控制,因为城市道路空间资源与车辆,也有一个最大承载量问题。现在中国的城市能够承受的机动车也一定有一个极限容量,不可能像美国一样,人均有一两辆车。如果中国拥有了15亿辆,甚至更多的机动车,而且主要都集中在城市的话,其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认为,中国要研究城市人口承载力,也要研究城市“车口”承载力。中国的特点是人口多、资源少,特别是人均资源极少,包括掌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是极少的,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上国土面积中,有一半的土地是不适宜生活居住的。因此,我们要借鉴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对“车口”进行有效的控制,否则,将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在目前机动车总量无法以国策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情况下,要缓解城市交通“两难”问题,我们认为必须把城市交通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按照城市学系统综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实施城市交通的综合治理。缓解城市交通“两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行路难、停车难”涉及城市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管理,涉及人与车、人与路、车与路等复杂关系。因此,缓解城市交通“两难”既要制定长远的城市交通规划,也要推出缓解城市交通“两难”的当下之法;既要在交通规划、设施建设和人的素质上有治本之策,也要在交通疏导、交通管理上有治标之举。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认为,要缓解城市交通“两难”,就必须确立规划、建设、管理、人的素质“四管齐下”的理念。
1、坚持完善规划。完善城市规划、拓展城市空间、更新城市形态,是缓解城市“行路难、停车难”的根本。过去的中国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大多是单中心结构,建设模式类似于“摊大饼”。这种城市结构和建设模式,不仅无法疏散市中心人口和建筑,反而造成市中心人口和建筑密度越来越高,进而导致了交通“两难”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坚持“保老城、建新城”,变单中心结构为组团式、网络化的多中心结构,变“摊大饼”为“蒸小笼”,推进“两疏散、三集中”,即疏散主城区建筑和人口,推进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高校向高教园区集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