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伦理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ocVIP

市场经济伦理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市场经济伦理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市场经济伦理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经济伦理思想的变化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社会伦理道德变迁的前沿。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变革方向与学理指南。从经济伦理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变革旨在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市场经济伦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变革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2-0007-02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实质      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土壤。马克思主义学说与所有理论的发展一样离不开民族载体与文化依托,传统文化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发展、光大。马克思在与中国两部历史结合的过程中,被中国文化解读,形成了真正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崭新而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的过程中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以其睿智的理论深度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转型过程中尚未完成的伦理变革,弥合了理论发展的历史缺憾。其次,马克思主义以其特有的批判思维矫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不适合市场经济伦理的思维偏差,为市场经济伦理的本土文化根基奠定基础。再次,马克思主义以其开放性的理论特质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自身的理论发展注入理论动力,也为市场经济伦理的指南作用提供支撑。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向度      在伦理价值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义利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儒家的尚义思想无疑是我国传统义利观的精华,其中蕴涵着不少合理的因素,如反对只讲私利、反对欺诈、舍生取义等,这些就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应该加以吸取和弘扬。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不可避免的时代烙印使之将义发展得片面化,形成了义和利的对立的局面,导致其成为某种程度上的生产力发展的羁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合理的认识和充分的发展,肯定了利的合理性,强调利在经济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义和利有机结合,形成了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的大利大义。正如邓小平曾指出:“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公私一致。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公私观念的议论,大都是把二者作为一对二元对立的范畴,并多认为二者是相互为害的。在公私二元对立经济社会的基础上,产生了传统主流公私观念的一个基本价值准则――崇公抑私。而这一观念与市场经济也是格格不入的,追求私利既是人的天性也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如果不把个人利益的追求与社会总体的发展结合起来,一味地鼓吹封建经济伦理那么就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口’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人的合法利益,理所应当得到保护和保障。   在伦理主体发展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群体与个体一致,自由与伦理兼顾。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看,群体本位伦理有其积极的一面,如讲诚信、讲共荣共富等,这些都是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经济缺陷的思想,但同时又不可否认地蕴含着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一方面,群体本位大大强化了人们的群体认同感和道德修养,使中国人易于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突出的集体观念,从而直接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群体本位过度发达,个体作用就会被湮灭,个体就成为群体的附属物,个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很难得以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主张将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鼓励并保护个体的自由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成果      1.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产伦理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从天人整体观出发,将天道与人道贯通于一体。主张自然的生态秩序与人类的社会秩序圆融无碍,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也相互兼顾而自相协调。传统儒家思想把万物的自然成长过程、宇宙天地生化的过程与“仁义”联系在一起。根据天道与人道贯通的逻辑,在人类社会中施行的仁爱等伦理原则,在自然秩序中也是连续的和一致的。由此而有人际道德向自然道德的扩展。随着道德关怀对象范围的逐步扩大,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成为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伦理规范不仅要调节人类社会领域,也要调节自然生态领域,使自然万物在自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