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无公害蔬菜滇大蓟驯化技术及发展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公害蔬菜滇大蓟驯化技术及发展措施

无公害蔬菜滇大蓟驯化技术及发展措施   摘要:近年来,野生蔬菜滇大蓟逐渐被驯化栽培。主要介绍了滇大蓟的人工驯化技术,并分析其经济效益,进一步挖掘其发展潜力,并提出了发展措施。   关键词:无公害;滇大蓟;驯化技术。发展措施   滇大蓟(Cirsium chlorolepsis Petrak)又名青刺蓟,俗称鸡脚刺(墨江县俗称鸡翅根)、牛口刺、白马刺、马刺根等,属菊科蓟属多年生直立草本野生药用植物,分布于云南地区海拔1300-2500m的林缘、山坡草地、灌木丛中、路边及荒地。滇大蓟是一种良好的资源植物,新鲜肉质根可作蔬菜煮食,晒干或烘干后可入药。   墨江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北纬22。51’~23°59’、东经101°08’~102°04’,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北长135 km,东西宽约64 km,总面积5312 km2,其中山区占99.8%。年均气温18.3℃,年均降雨量1338mm。最高海拔2278m,最低海拔440m,温差大,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类型,立体气候特征明显。2010年全县拥有耕地面积4.61万hm2,农业人口32万,人均耕地面积0.14 hm2,土地供应充足。人均纯收入2500元,低于全国、全省乃至全市平均水平。墨江县大部分山地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是微酸性的砖红壤,其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最适合滇大蓟的栽培生产。   1 墨江县野生蔬菜滇大蓟的特点和栽培现状   1.1生长特点   滇大蓟适宜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适应性广,喜冷凉湿润的气候环境,怕涝。野生滇大蓟为簇生根,根细长型,肉质少,表面呈棕褐色。经人工驯化栽培的肉质根呈簇生型,粗壮肥厚,白嫩粗长,与野生型差别明显。由于滇大蓟具有独特的野生特性,抗逆性和抗病性都很强,对栽培技术要求不高,不易遭受病虫危害,一般不需施用化肥和农药,其肉质根产品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1.2营养及药用价值   滇大蓟的药用价值极高,含有挥发油、生物碱、树脂、菊糖、氰甙类等。作蔬菜煮食时,具有清凉、止血、消炎等作用,经常食用可达到祛病健身的功效;用作中草药,可凉血、止血、散瘀、消肿,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及恢复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可治吐血、咯血、尿血等症。根作外用药可治跌打、肿痛。   1.3驯化栽培现状   20世纪以前,滇大蓟在墨江县以野生为主,直到2001―2002年才出现人工种植。最早种植野生滇大蓟的是雅邑乡南谷村坡脚社的一位村民,他在山上采集野生滇大蓟的种子并试种成功,出售的肉质根和种子很受消费者的青睐。随后,笔者在联珠镇赖蚌村农业示范园进行了滇大蓟引种驯化试验,试验表明:滇大蓟引种驯化成活率很高;肉质根比野生的更粗壮肥厚,产量也高;种子容易采收;种植季节性要求不明显。   据2010年末调查,墨江县滇大蓟连片种植面积达32.1 hm2,其中分布在雅邑乡16.5 hm2,龙坝乡15.6 hm2,联珠镇也有零星种植。   2 滇大蓟无公害驯化技术   2.1选地、整地   选择通风、背阴、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田块。基肥每667 m2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kg、普通过磷酸钙50kg。   2.2种子处理   选择当年采收的籽粒饱满的种子,用手搓一搓,用清水漂去秕籽后将种子浸入50℃左右的温水中,搅拌至水温降到30℃左右,保温继续浸泡12h;或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泡24 h,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多次,以浸种水较清为止,沥水,适当晾干,置于25℃条件下避光催芽,每天翻搅1次,一般需要7-10 d,当有20%-3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3繁殖方法   2.3.1种子繁殖   春播在3-4月,秋播在8-9月。春播采用开穴直播,按株距20 cm、行距30 cm、深10 cm左右播种,在种穴上盖3 cm厚的粪肥土,然后在苗床上覆盖一层松针、蒿草等。秋播采用育苗移栽,按行距30 cm,深5 cm开沟条播。播后浅覆土浇水,适温下20-25 d出苗(热水浸泡后7-15 d出苗)。定植苗选用新鲜、健壮,带有7片真叶以上,根系发达、完整、无机械损伤的一级苗,每667 m2栽8000-9000株。定植后及时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并铺盖小树枝遮荫,以提高成活率。   2.3.2分根繁殖   在3-4月份挖起老根茎,剪取带茎及小块根的芽苗栽种,行距35 cm,株距20 cm。定植后及时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样在幼苗四周用小树枝遮荫保苗。   2.4田间管理   2.4.1出苗前管理   为防止土壤板结和跑墒,当有20%种子拱土时应及时翻动松针、蒿草等覆盖物以通风换气。   2.4.2苗期管理   主要是间苗、松土、除草。对干旱苗床地要及时浇水,但水分过多易发生无氧呼吸而烂根,降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