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 第二章节 地壳.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地理学 第二章节 地壳

第二章 地 壳 地壳的定义: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 地壳厚度及差异:大陆上平均厚度为35km,大洋下平均为5km。但山系地带厚度较大,如喜马拉雅65~70km.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 化学成份与矿物 1,自然界元素构成:108种已知化学元素中,自然界存在92种,还有300多种同位素 2 ,地壳的主要构成元素:O;Si占74% ;Al、Fe 、Ca、Na、 K、 Mg占24% ;1924年,F.W.克拉克对来自世界各地的5159个岩石样品首次测定16Km 厚度内地壳中63种化学元素的平均重量百分比,即元素的丰度。 所获数据后来被称为克拉克值。 3、矿物 定义: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或地壳的基本单元。 4、主要造岩矿物及常见矿物 主要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辉石,橄榄石,角闪石。(七种) 常见矿物:石墨C,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赤铁矿,磁铁矿,硬石膏,石膏,磷灰石。 二 岩浆岩: 岩石定义:造岩矿物按一定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岩石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主要成份:岩浆是来自上地幔的高温熔融状物质,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部分挥发物。 沉积岩 1,定义:由堆积于海洋或陆地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2, 特征: ①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②具有碎屑结构 ③岩层波状起伏 3,沉积岩主要类型: ①碎屑岩类;②粘土岩类;③生物化学岩类。 4,沉积物类型: 碎屑沉积物—砾,砂,粉砂,粘土。 化学沉积物—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卤化物。 有机沉积物—泥炭,珊瑚礁等。 变质岩: 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由于经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内动力的影响,使其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第二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及其基本方式: 1、定义: 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使地壳发生变位或变形,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促进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 2、特点: 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3 、基本方式 : ①水平运动? 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 相邻块体因水平运动而相互分离、分裂或相向汇聚,或侧向错位。 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 一、板块构造学 (一)大陆漂移: 1915年,魏格纳(A.Wegener)提出,认为漂移动力是地球自转离心力与日月引潮力。 (二)海底扩张说 : 20世纪30年代的海底考察发现: 海洋虽历史悠久,海底却很年轻。海底仅有2~3亿年,而整个海底3~4亿年更新一次。 ?二、槽台说 与地洼说 地槽区是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带,在地表呈长条状分布,升降速度快,幅度大,接受巨厚的沉积并有复杂的岩相变化,褶皱强烈 地台区是地壳较稳定的区域,升降速度和幅度较小,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也较弱。 三、地质力学学说 第四节 内动力作用下的地表环境演化 一,构造形迹变化 1、水平构造 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层状者,如未受切割的高原面,平原面,平顶山,方山 2、倾斜构造 岩层层面结构经构造变动的与水平面成夹角,褶曲,断层,或不均匀升降均可造成倾斜 3、褶皱构造 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 4、断裂构造 岩层在受压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发生破裂。 二,大陆漂移 : 中生代地球表层曾有一个统一大陆即联合古陆 侏罗纪后轱辘开始了分裂并各自漂移,逐渐形成今日海陆格局。 中生代:距今2.3~0.7亿年。 三,火山与地震 ●火山:岩浆岩地表破裂带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 ●地震:当地球聚集的应力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使地壳发生断裂、错动,同时急剧地释放出所积聚的能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 地震多发在700公里深度以内。 1、几个概念: 震源—地下岩石最先破裂的部位。 浅源地震—深约70公里以内 ,中源地震(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300—700公里深)。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 地震波—体波,面波,横波,纵波。 震级—地震释放能量

文档评论(0)

kar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