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气象发展规划2016-2025年节选
海洋气象发展规划(2016 -2025 年)(节选)
前言
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海洋是我国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我国地处典型季风气候区,海洋的能量、水分循环等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了我国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确定了提
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任
务,对海洋气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国海洋主
体功能区规划》、《海洋事业发展规划》、《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 -2020 年)》均
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强海洋气象服务。
根据《气象法》、《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规定和相
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完成了《海洋气象发
展规划(2016 -2025 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写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中国气象局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听取专家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国气象局、国家海
洋局赴沿海省份开展了实地调研,多次征求了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意见,委托中国国际工
程咨询公司进行了评估,根据各方面意见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与相关专项规
划进行了衔接。《规划》在分析海洋气象发展现状、面临形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
确了海洋气象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总体布局主要任务,对海洋气象统筹布局、共建
共享做了安排,是未来十年全国海洋气象发展的基本依据。
《规划》范围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海南等11 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们江入海口,以及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等我国管辖海域,海洋气象服务能力覆盖远海和远洋。
第一章 规划背景
我国有1.8 万公里大陆海岸线和300 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沿海 11 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13.6%,集中了我国40% 以上的人口、70% 以上的大
城市和60% 以上的社会总财富。沿海地区台风、大风、暴雨和海雾等海洋气象灾害频发,
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2014 年仅“威马逊”超强台风登陆我国就导致88 人死亡失踪,
145
1189.9 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46.5 亿元。
为应对海洋气象灾害,我国自20 世纪60 年代起开展海洋气象业务。经过几十年的
建设,初步建立了由观测、预报、服务、信息网络等组成的海洋气象业务体系,台风预
报预警等领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海洋气象整体业务能力尤其是海上气象观测、远洋
服务等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远不能满足我国海洋强国发展战略日益
增长的需求。
第一节 海洋气象业务发展现状
一、以沿岸海域为主的海洋气象观测系统基本建立
中国气象局已经建设了304 个海岛(海上平台)自动气象站、200 个强风观测站、
39 个船载自动气象站、33 个锚系浮标气象站、26 个天气雷达站、10 个探空站、17 个风
廓线雷达站、75 个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水汽观测(GNSS/MET )站、37 个雷电监测站、6
个地波雷达站,并建立了监控运行及保障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探空雷达、GNSS/MET
等气象装备的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ASOM ),岸基装备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国家海洋
局和地方海洋部门建设了16 个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161 个海洋观测站(其中137 个包
含气象观测)、12 个地波雷达站、40 余个开展气象和海洋观测的大中型浮(潜)标、常
年保持数十个漂流浮标,在近海海域建有多座海上观测平台,依托数十个海上平台及近
百艘船舶开展气象和海洋志愿观测,在南北极建有中山、长城、昆仑和黄河4 个科学考
察站,利用“雪龙号”和“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每年进行全球海域的走航观测工作,
并在三个海区配备有海上保障机构、队伍及海上调查、观测保障船队。气象卫星、海洋
卫星等持续发射运行,初步形成了覆盖我国近、远海的卫星遥感探测能力。通过以上观
测网的建设,我国近海和部分大洋的海洋关键天气、气候要素的观测及保障能力已初步
形成,但与发达国家手段多样、覆盖完善、保障充分的海洋气象立体观测网相比,我国
海洋气象观测尚属起步阶段。
……
四、初步具备海洋气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发能力
中国气象局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的气象广域网络系统和应急备份通信系
统,建成覆盖全国和亚太地区的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卫星广播系统(C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附答案].pdf
- 《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doc VIP
-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中学2023年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pdf VIP
- QB-T 4077-2010 焗油膏(发膜)-轻工行业标准.pdf VIP
- PWC-太平洋保险交互设计方案建议书_20170212.pptx VIP
-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科学试题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
- 2020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算天天练(10份).doc VIP
- 节水节电节能方案.docx VIP
- 流量计安装质量评定表.docx VIP
- 《朱家故事》绘本故事PPT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