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总体规划新
1、九龙江地区区域概况 图5-4:九龙江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研究区范围 交通现状图 地形图 红树林 农田 鱼塘虾池 山体 通过对现状的充分了解,我们可以看出:研究区域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同时接受海峡西岸经济区、闽南金三角和大厦门湾的多重辐射,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空间的扩张,九龙江地区可能也会面临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原有的优美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等不利局面。 因此,研究要突出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加强与周边地区联系的同时,控制城市空间的过度扩张和城市建设的过度开发。 综合这两方面考虑,从非建设用地入手,控制城市发展空间的无序蔓延,成为案例研究要贯彻的重要理念 依据九龙江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结合本文界定的非建设用地的概念,划分非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范围,讨论了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非建设用地范围划定 2、九龙江地区非建设用地规划 图:九龙江地区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分布 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 影响因子 属性分级 赋值 生态敏感性等级 权重值 高程(m) 45 5 低 0.0904 45-120 3 中 120-250 1 高 250 0 极高 坡度(?) 10 5 低 0.0853 10-30 3 中 30-50 1 高 50 0 极高 河流影响(m) 100 0 极高 0.1738 100-200 1 高 200-500 3 中 500 5 低 道路影响(m) 200 5 低 0.1243 200-500 3 中 500-1000 1 高 1000 0 极高 居民点影响(m) 200 5 低 0.1140 200-500 3 中 500-1000 1 高 1000 0 极高 生态系统 湿地湖泊生态系统 0 极高 0.4121 农田生态系统 1 高 山地森林生态系统 3 中 村镇生态系统 5 低 表:影响因子相关属性分类表 图: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图 图: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图 图: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图 图:生态敏感性区划图 分值 面积(km2) 比例 生态极敏感区 0.8785—1.9120 161.02 40% 生态高度敏感区 1.9120—2.4340 68.77 17% 生态中度敏感区 2.4340—2.9893 67.97 17% 生态轻度敏感区 2.9893—3.6828 57.73 15% 生态不敏感区 3.6828—4.9995 42.11 11% 总计 397.60 100% 表:生态敏感性评价分类表 3、九龙江地区生态功能区划 遵循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发生学原则、区域相关原则、相似性原则、区域共轭原则 步骤:根据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考虑生态服务功能,例如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气候调节功能、环境净化等功能要素,重点结合“四区划定”的有关理念,将区域划分为四个生态功能区。 生态功能区划: 东北部九龙江河口生态功能区 西北部生态城镇生态功能区 中部城市污染防治生态功能区 东南部高端产业生态功能区 与四区的对应: 禁止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已经建设区 适宜建设区 图:生态功能区划图 4、九龙江地区主体功能区划 依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划分主体功能区”的要求 结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在《龙海市一江两岸城市发展策划》中的部分成果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特殊用地 水域和其它用地 二、城市空间布局 寻求一个可以从长远发展角度审视、分析、预测城市发展方向与结构,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引导城市按照既定方向和结构发展的手段。这种手段就是城市规划,其具体体现就是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分析、研究和方案制定。 1、城市的构成要素与系统 (1)城市功能与土地利用 (2)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3)城市开敞空间系统 (4)城市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2、城市结构理论 (1)伯杰斯(1925)同心圆理论 (2)惠特(1938)扇形理论 (3)哈里斯与乌尔曼(1945)多核心理论 (4)考斯托夫在《城市形态——历史中的城市模式与含义》中,通过对历史城市结构的分析,将城市形态分为:有机自然模式、格网城市、图案化的城市、庄重风格的城市 (5)林奇:星形、卫星城、线形城市、方格网形城市、其他格网城市、巴洛克轴线城市、花边城市、“内敛式”城市、巢状城市、想象中的城市(漂浮城市、地下城市、海底城市、太空城市等) 赵炳时教授在分析国内外城市结构分类方法后,提出了采用总平面图解式的形态分类方法,并将城市的结构形态归纳为:集中型、带型、放射型、星座型、组团型、散点型 线形城市——兰州 方格网形城市——北京 放射形城市——莫斯科 卫星城 3、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 (1)自然条件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