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西美学比较.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忧PPT整理发布 组员:方蓉、焦雪萍、李馨瑶 一、中西美学总体特征的认识 二、审美理论的比较 三、审美空间意识的比较 1.中国古典美学往往“ 利用艺术形象来表达它的思想, 生动活泼”,重形象直觉的把握, 与伦理道德紧密结合 2.西方美学“ 基本上是一个理性主义的传统, 注重规则、规律”。多从本体论( 即客观) 方面来讨论美, 注重理性思辨 Eg.古希腊——美的本质 中国的山水文人画VS西方素描、油画、雕塑 文化差异的思考: 1.西方:“求知”→分析与研究、理论探讨、修辞和逻辑的严密→文艺的本质、美的本质(理念) 2.中国:“处事”“做人” →感受、联想、感性→文艺的社会功用和意义(道) (一)移情说 VS 移易说 1.西方:“移情说”(立普斯)——着重从审美过程中人的主观情感向对象移入方面去把握审美问题的实质, 把审美活动看作是一个纯粹的心理过程。 2.中国:“移易说” “ 移我情” 一主观情感在实践基础上的改造过程, 这是审美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 “ 移世界” 一一改变客观世界的现象, 使它能够成为审美对象, 从而在审美的主观心理条件之外又深刻地具备了客观的物质条件两方面的统一 (二)静观 VS静照(审美心理距离) 1.西方:对审美者的要求是“ 空诸一切, 心无挂碍, 和世务暂时绝缘” , 具有“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 叔本华:审美静观可以使人暂脱生活羁绊并忘却自身 2.中国:把审美过程( 美感诞生) 看成是“ 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 的过程, 是“ 静照” 者内在生命与外在物象生命的交相感应。 1.西方是向着无尽的宇宙作无止境的奋勉(追寻的、控制的、冒险的、探索的) 2.中国:中国是“ 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 饮吸无穷于自我之中。 美学上两种截然不同的空间意识: 中国人的审美空间意识, 是流动变化和虚灵的空间随着心中意境可敛可放, 空间延伸与时间的节奏相交汇, 有物和我在其中交互浑融的; 西方人的审美空间意识, 则是在由近及远的层层推进中,达到目极难穷的远天, 令人心往不返, 骋情入幻,其中暗示着物与我的一种紧张和分裂。 1.哲学根源: (1)心与物,主观与客观问题始终支配了西方哲学思想,强调秩序、统治,人与物是相对的 (2)《易经》的宇宙观:阴阳二气化生万物, 万物皆察天地之气, 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 人在寂静观照中求返于自己深心的节奏, 体合了宇宙的生命运动, 人与物相统一。 2.社会历史 (1)西方:宗教性、商业社会 (2)中国:宗法性、农业社会 * * 无忧PPT整理发布 * *

文档评论(0)

188****03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