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27.010
F10
DB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3/ 758—2015
代替 DB33/ 758-2009
棉纱单位产品可比综合电耗限额
及计算方法
The quota calculation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er
comparable unit product for cotton fabric
2015 - 06 - 23 发布 2015 - 10 - 01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3/ 758—2015
前 言
本标准中4.1、4.2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标准进行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 758—2009 (2013)《棉纱单位产品可比综合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与DB33/ 758
—2009 (2013)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增加了GB/T 2589、GB/T 12723、GB/T 13466、GB/T 17981 引用标准;
——增加了棉纱(棉、化纤及混纺)生产工艺流程图;
——增加了纱线加工工序修正系数;
——增加了新建及扩建企业棉纱单位产品综合电量消耗限额准入值;
——增加了棉纱单位产品综合电量消耗限额先进值;
——增加了纱线质量及新型纺纱折合率;
——增加了纺纱机型修正系数;
——调整了棉纱单位产品可比综合电耗限额限定值;
——调整了附录B1 各种纤维修正系数分类;
——增加了节能管理与措施一章;
——规范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格式。
本标准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节能协会、浙江省棉纺织行业协会、杭州市能源学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明森、夏晓芳、刘小莉、张悦、邵雪珍、徐前、应苏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758—2009
I
龙牛网 下载
DB33/ 758—2015
棉纱单位产品可比综合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纺(织)企业生产过程中,棉纱单位产品可比综合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和节能管理
与措施。
本标准规定了棉纺(织)企业,在棉纺专业设备(环锭纺、涡流纺、转杯纺、摩擦纺等)生产各种棉
纱过程中,(纯棉纱、棉混纺纱、棉型纯化纤、色纱等)所消耗的电量之和与各品种、各规格合格品折
合成标准品,计算成单位产量可比综合电耗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棉纺(织)生产企业能源消耗量指标的评价与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12497 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
GB/T 12723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
GB/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规范《DB11116-1999-送餐企业卫生规范》.pdf
- 规范《DB11121-2010-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pdf
- 规范《DB11122-2006-在用汽油车稳态加载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pdf
- 规范《DB11122-2010-在用汽油车稳态加载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pdf
- 规范《DB11123-2000-轻型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污染物排放标准》.pdf
- 规范《DB11139-2007-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pdf
- 规范《DB11139-2015-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pdf
- 规范《DB11154-2002-猪肉安全卫生要求》.pdf
- 规范《DB11182-2003-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稳态加载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非正式版)》.pdf
- 规范《DB11183-2006-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在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