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 DL475—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11-03 批准 1993-04-01 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以及减小或消除某些因素对测量结果
影响的方法。
本导则适用于发电厂、变电所和杆塔等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拟建发电厂、变
电所和杆塔的场地土壤电阻率的测量。本导则也适用于避雷针和微波塔等其它接地装置工频
特性参数的测量。
2 对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测量的基本要求
2.1 在一般情况下尽量用本导则中推荐的方法测量接地装置的工频特性参数,如在测量中遇
到困难时,可以由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决定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测量。
2.2 发电厂、变电所和杆塔等接地装置的工频特性参数尽量在干燥季节时测量,而不应在雨
后立即测量。
2.3 通常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电极布置方式(包括改变电极布置的方向)测量接地装置的工
频特性参数。有时,还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以互相验证,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度。
2.4 如条件允许,测量回路应尽可能接近输电线接地短路时的电流回路。
3 发电厂和变电所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测量
3.1 发电厂和变电所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的测量
3.1.1 测量原理
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的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的工
频电流的比值。接地装置的对地电压是指接地装置与地中电流场的实际零位区之间的电位
差。图 1 是测量工频接地电阻的电极布置和电位分布的示意图,图上点 P 是实际零电位区
中的一点,实际零电位区是指沿被测接地装置与测量用的电流极 C 之间连接线方向上电位
梯度接近于零的区域。实际零电位区范围的大小,与测量用的电流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
dGC 的大小、通过被测接地装置流入地中测试电流的大小以及测量用的电压表的分辨率等因
素有关。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接地装置G 与电压极P 之间的电位差U 和通过接地装置流
G
入地中的测试电流I ,由U 和I 得到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
G
U
R G
G
I (1)
3.1.2 测量工频接地电阻的三极法
三极法的三极是指图2 上的被测接地装置G ,测量用的电压极P 和电流极C 。图中测量
用的电流极C 和电压极P 离被测接地装置G 边缘的距离为dGC=(4~5)D 和dGP=(0.5~0.6)dGC ,
D 为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点P 可以认为是处在实际的零电位区内。如果想较准
确地找到实际零电位区,可以把电压极沿测量用电流极与被测接地装置之间连接线方向移动
三次,每次移动的距离约为dGC 的5%,测量电压极P 与接地装置G 之间的电压。如果电压
表的三次指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则可以把中间位置作为测量用电压极的位置。
图1 测量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的
电极布置和电位分布示意图
G—被测接地装置;P—测量用的电压极;C—测量用的电流极;
D—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
图2 三极法的原理接线图
(a) 电极布置图;(b)原理接线图
G—被测接地装置;P—测量用的电压极;C—测量用的电流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规范《FZT90066-95-纺织机械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更改》.pdf
- 规范《FZ-T90067-1995-纺织机械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借用与保管》.pdf
- 规范《DL442-1991-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pdf
- 规范《DL443-1991-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出厂检验一般规定》.pdf
- 规范《DL444-1991-反击式水轮机气蚀损坏评定标准》.pdf
- 规范《DZT0004-2015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000-》.pdf
- 规范《DL448-1991-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pdf
- 规范《DZT0033-2002-D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pdf
- 规范《DL450-1991-绝缘油中含气量的测试方法(二氧化碳洗脱法)》.pdf
- 规范《DL451-1991-循环式远动规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