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规范《dz0245-2004-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pdfVIP

规范《dz0245-2004-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 0245—2004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1 范围 1.1 技术要求规定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 1.2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城市建设、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和在 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3 本技术要求规定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替代建设工程各阶段的工 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的评价工作。 2 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的地质现象。 2.2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3 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 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2.4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 坏的程度。 2.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和工程建设本 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程度的估量。 免费标准网()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3 总则 3.1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 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及特殊性岩土(含湿陷性土、 红粘上、软土、多年冻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及残积土等)变形灾害等。 3.2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应视建设项目的特点,并考虑所处区域 的地质环境条件加以分析确定。 3.2.1 若危险性仅限于用地面积内,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 3.2.2 若危险性的来源或影响超出用地范围,则应依据地质灾害种类特征、适度 扩展评估范围。 3.2.3 建设用地位于强震区,工程场地内分布有可能产生明显位错或构造性地裂 的全新活动断裂或发震断裂,评估范围应尽可能把邻近地区活动断裂的一些特殊构 造部位(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活动断裂的拐弯段、强烈活动部位、端点 及断面上不平滑处等)包括其中。 3.2.4 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山地丘陵区、评估范围应以相对线路两侧 第一斜坡带为限:穿越线路的冲沟,以其汇水范围为限。 3.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点应是评估区内不同类型灾种的易发区段。 3.3.1 在相同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存在适宜的斜坡坡度、坡高、坡型,岩体破碎、 土体松散、构造发育,工程设计控方切坡路堑工段,将是崩塌、滑坡的易发区段、 应为危险性评估的重点。 3.3.2 经初步分析判断,凡符合泥石流形成基本条件的冲沟,应为危险性评估调 查的重点。 3.3.3 依据区域岩溶发育程度,松散盖层厚度、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动力因素的初 步分析判断圈定可能诱发岩溶塌陷范围,应作为调查评估的重点。 3.3.4 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圈出各类特殊性岩土分布范围,应作为调查评估的 重点。 免费标准网()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3.3.5 对线状及大区域的工程项目,必须将地质灾害.的易发区段和危险区段及 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点作为评估的重点。 3.4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包括: 3.4.1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应按灾种分别进行评估。 3.4.2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主要预测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 种类、分布区段及危害程度: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3.4.3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对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做出分区评 估:对土地适宜性做出分区段评估。 3.5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 项目重要性划分为三级。见表 3—1 表3—1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评 复 估 杂 程 复 杂 中 等 简 单 分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