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物质环境.ppt
饮水 食物水 代谢水 排泄失水 皮肤失水 呼吸失水 动物减少失水的适应形式有: 1. 减少蒸发失水。 逆流交换机制(骆驼,通过逆流交换可回收呼出气全部水分的95%) 昆虫通过气孔的开放与关闭,可使失水量相差数倍 节肢动物具厚的角质层及上腊膜; 爬行动物具鳞片;鸟兽皮肤防止水分蒸发。 图 黄粉?幼虫在0-15% 相对湿度下的失水率。 “↓”表示加入5% CO2,使气孔开放 2. 减少排泄和粪便失水 哺乳动物肾脏的保水能力: 肾脏通过亨利氏袢和集合管的吸水作用使尿浓缩。 鸟类与爬行类的大肠和泄殖腔以及昆虫的直肠腺具重吸收水的作用。 兽类虽无泄殖腔,但大肠也能重吸收水。 3. 陆生动物排泄尿素和尿酸代替氨 鱼类排氨(排1克需水300—500 ml) 两栖类、兽类排泄尿素(排1克需水50 ml) 爬行类、鸟类及昆虫排尿酸(排1克需水10 ml) 4. 行为适应:夜间活动、穴居、夏眠等。 第三章 物质环境 地球上水的存在及分布 生物对水分的适应 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大气组成 氧与生物 1.氧与动物能量代谢 动物生存必须依靠食物氧化产生的能量。 陆生动物耗能大于水生动物。中华鳖陆生代谢是水下代谢的5.9-8.3倍。 空气中氧气够多,保证陆生动物高的代谢率,进化成恒温动物。 空气中氧气足,陆生动物代谢率不随氧浓度改变;水中溶解氧少,水生动物代谢率随氧浓度改变。 图 在低氧浓度下,金鱼的氧耗随水中氧浓度成线性改变。 图 内温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鱼类对低氧的适应 (mmol/Kg 鱼) 组织中乳酸 组织中的乙醇 水中的乙醇 正常 0.81 0 0 缺氧时 5.81 4.58 6.63 低氧驯化的鱼类可增加血氧容量和血氧亲和力,从而增强对低氧的耐受能力。部分鱼类能忍受缺氧,靠厌氧代谢提供能量。 金鱼在缺氧12小时后,组织中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可转化成酒精,由鳃排出,减少体内的贮存。 2 内温动物对高海拔低氧的适应 动物或人从低海拔进入高海拔,产生适应性反应:表现在呼吸循环系统与血液组成成分两方面。 呼吸: 产生过度通气(呼吸深度的增加) 肺泡膜的气体弥散能力增高 低氧刺激组织内毛细血管增生, 缩短了气体弥散距离,有利于给组织供氧。 血液成分等的改变: 骨骼肌中的肌红蛋白浓度增加(肌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远大于血红蛋白);血液中的红血球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球比积升高。? 人由海拔850 m进入4540 m高度后,血球比积、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逐渐升高,数周后达到最大值,并维持在此高水平上。当从高海拔回到平原后,这些指标将逐渐下降,恢复到原水平。 3 植物与氧 植物是氧的主要生产者。白天,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大20倍。据估算,每公顷森林每日吸收1吨CO2,呼出0.73吨氧;每公顷生长良好的草坪每日可吸收0.2吨CO2,释放0.15吨O2。如果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耗0.75 kg氧,释放0.9 kg CO2,则城市每人需要10 m2森林或50 m2草坪才能满足呼吸需要。因此必须绿化环境,才能为人类生存提供净化的空气。 ? CO2与植物 * 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高产植物产量的90-95%取自空气中的CO2,仅有5-10%是来自土壤。CO2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 各种植物利用CO2的效率不同,C3植物(水稻、小麦、大豆等)低于C4植物(甘蔗、玉米、高粱等)。 * 空气中CO2浓度虽为0.032%,但仍是高产作物的限制因素。这是因为CO2进入叶绿体内的速度慢,效率低。 * 在强光照下,作物生长盛期,CO2不足是光合作用效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增加CO2浓度能直接增加作物产量。 第三章 物质环境 地球上水的存在及分布 生物对水分的适应 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一 土壤的生态意义: 1 土壤位于陆地生态系统的底部,具有营养物传递系统,再循环系统和废物处理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或基础。在土壤中进行的两个最重要的生态过程是分解过程和固氮过程。 2 土壤为陆生植物提供了基质,是植物萌芽、支撑和腐烂的地方,又是水和营养物储存场所;土壤为陆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是动物和微生物藏身处,排污处;是污染物质转化的重要基地。 二 土壤的物理性质与生物的关系 土壤由固体、水份和空气组成。固相颗粒是土壤的物质基础。 1. 土壤质地与结构: 土壤由粗砂(2.0—0.2 mm)、细砂(0.2—0.02 mm)、粉砂(0.02-0.002 mm)和粘粒(0.002 mm以下)组成。这些颗粒组合的百分比,称为土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