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鼻乳头状瘤.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鼻乳头状瘤.ppt

预防 鼻乳头状瘤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papilloma 别名 chnei derain乳头状瘤;鳞状细胞乳头状瘤;过渡性乳头状瘤 类别 耳鼻喉/鼻及鼻窦疾病 ICD号 D14.0 概述 乳头状瘤(papilloma)是比较多见的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仅次于鼻部血管瘤,多发生于中年,男性较多,占鼻腔肿瘤的0.4%~4.7%。肿瘤发生于鼻前庭者,其来源为鼻前庭皮肤的鳞状上皮,质较硬,呈桑葚状,多单发,其病理象及性质与发源于其他处皮肤的乳头状瘤相似;肿瘤发生于鼻腔及鼻窦者,为一种黏膜上皮源性肿瘤,以鼻窦及鼻腔同时受侵犯为常见;其次为鼻腔外侧壁单发,鼻窦单发者居第三;发生于鼻窦者,以上颌窦为常见,筛窦次之,额窦极少见。 概述 本病曾有20多个不同的名称,常用的是Schnei derain乳头状瘤、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及过渡性乳头状瘤等。世界卫生组织已对鼻腔及鼻窦区的良性乳头状新生物称为过渡性乳头状瘤。 流行病学 金顺吉等调查了1980年到1999年20年之间在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经活检确诊为鼻部乳头状瘤的全部患者的原始记录,发现89例鼻部乳头状瘤患者,其发病率占全部鼻部肿瘤的33%,占鼻部良性肿瘤的52%,延边地区鼻部乳头状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病因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学说较多。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良性型的真性肿瘤,因为它容易复发和恶变成癌。少数认为与炎症刺激和上皮化生以及病毒感染有关,似与变态反应及吸烟无关。 发病机制 乳头状瘤的大小不一,呈红色或灰红色,表面呈颗粒状、乳头状、桑葚样或分叶状,一般较息肉为硬,色较浅,较易出血。其分类较多,可分为硬型和软型两类,前者多发生在鼻前庭和鼻中隔前部;后者多发生在鼻腔及鼻窦黏膜,具有破坏力,可侵入颅内。按照发生的部位、被覆上皮的性质和生长发展的形式,鼻腔和鼻窦乳头状瘤可分为三型。 1.鳞状细胞乳头状瘤(squamous cell papilloma) 是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生于鼻前庭的鳞状上皮或由鼻腔和鼻窦柱状上皮化生而来。 发病机制 鼻前庭或鼻中隔黏膜与皮肤交接处有一种角化型乳头状瘤(keratotic papilloma),亦称鼻前庭疣(vestibular wart)。 2.外生性“移行细胞性”乳头状瘤(exophytic transitional cell papilloma) 好发于鼻中隔,少数也可发生于鼻腔外侧壁或鼻窦。肿瘤发生于呼吸型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又称为柱状细胞乳头状瘤。 3.内翻性“移行细胞性”乳头状瘤(inverted transitional cell papilloma) 此型较多见。发生于鼻窦或鼻腔侧壁。 发病机制 病理特点为: 表层上皮过度增生,向基质内呈乳头状增生,可表现为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及纤毛柱状上皮同时存在。上皮向内翻转,形成实体性细胞巢或细胞团块。但基底膜完整,瘤细胞的异型性并不严重。 国外亦有人将鼻乳头状瘤分为如下3型者: ①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发生于鼻腔外侧壁;②蕈形乳头状瘤(fungiform papilloma): 发生于鼻中隔;③圆柱细胞乳头状瘤(cylindrical cell papilloma): 发病机制 发生于上颌窦内。 外生性和内生性“移行上皮”乳头状瘤除生长方向不同外,被覆的上皮基本上相同,在一些病例中常常是既有外生性,又有内生性,只是以何种方式生长而已。 临床表现 症状一般出现较晚,就诊较迟,大多单侧发病,双侧鼻腔受累约为10%。主要症状为: 鼻塞,呈进行性加重,原发自鼻中隔者的鼻塞出现最早;鼻漏,有时稍带血性,有如洗肉水样,常因刺激引起鼻前庭和上唇皮炎;反复鼻出血,有时出血量较大,有恶变时出血增多;此外,尚可有嗅觉减退直至失嗅、头痛和面颊痛、上颌牙痛、鼻部肿块等表现。如肿瘤较大,可由前鼻孔突出并遮掩部分上唇,使鼻翼膨大;也可向后坠入鼻咽部,使软腭下塌而致发声不清和吞咽障碍;如侵入鼻窦可致面部畸形、溢泪、视力减退等。 临床表现 个别病例肿瘤可充满一侧鼻腔及额、筛窦,并经过吸收、破坏的筛骨筛板或额窦后壁,扩展至颅前窝底、硬脑膜外(van Olphen等,1988)。由于肿瘤压迫,造成鼻及鼻窦静脉和淋巴回流停滞,常同时伴有鼻窦炎和鼻息肉。部分患者有多次行“鼻息肉”切除后复发和手术中大出血史。 肿瘤大小、外形、硬度不一。大者可充满鼻腔后,向前、后、侧方侵入邻近器官。表面多呈红或灰红色,如乳头、颗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