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解读天灸疗法.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解读天灸疗法.ppt

* * * * * * * * * * * * * *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 文献:最早见于清代张璐《张氏医通》,选用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为药,姜汁调和。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患。哮指喉中有痰鸣音,喘指呼吸困难而急促,两者常相兼而见,故名为“哮喘”。哮喘发作轻者症状可自行或活动后缓解,若哮喘重度发作经治疗而持续24小时不能缓解者,则称之为哮喘持续状态,属内科的危重急症。 现代实验室研究证实,在“三伏天”用特制药物在特定时间敷贴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迅速透过皮肤,通过血管、淋巴管等相应的组织器官,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某些非特异性抗体,致敏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皮质醇显著提高,或者启动肺表面的某些活性物质,使机体脱敏,改善肺功能和体质状况,增强机体防御能力。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及复发率均很高,给病人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病因病理] 一.病因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错综复杂,大致可以分为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两大类。   一)致病因素 : (1)遗传因素 目前认为哮喘是一种多因素遗传病,其遗传度约在70%~80%,且具有明显家族性遗传倾向,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二)诱发因素   除上述的致病因素是哮喘病的诱发因素外,气候因素如冷空气、空气湿度变化、气压的高低均可诱发哮喘发作。运动过度和换气过度,地理环境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也在诱发哮喘发作中起一定作用。 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气道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出现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患者被迫采取端坐位,并伴有咳嗽咯痰或干咳,或咯出大量白色泡沫痰,严重者可见吸气浅促。呼气延长而费力,张口呼吸,紫钳,出汗,面色苍白等。两肺听诊满布哮鸣音,呼气时相延长,有的可伴有湿罗音或水泡音。长期慢性、自幼即有哮喘者可见桶状胸,胸部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肝及肺底浊音界下降。 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感受风寒风热,嗅吸花粉、烟尘、漆气、异味,影响肺气宣肃,津液凝聚,酿为痰饮,阻遏气道,而成哮喘。 二、饮食不当,贪食生冷,鱼虾、甘肥等物, 以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肺 气重塞,气道不畅,发生哮喘。 三、久病体弱,五志过急,劳累过度,肺气 宣肃失调,亦能引起哮喘。 四、本病的基本病理因素为痰伏。初病系属实证,如反复发作,则转为虚证;虚证在急性发作时,可出现气郁痰重,阻塞气道,本虚标实的病理机制。 白芥子 白芥子为君药,性味辛温,入肺、胃经,有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之功用 。 细辛 细辛性味辛温,入肺、肾经,有祛风、散寒、开窍之功用。 甘遂 甘遂性味苦寒,有毒入脾、肺、肾经,有泻水积、破积聚之功用。 延胡 延胡性味辛苦温,入肝、胃经,有活血、散瘀、理气之功用。 生姜 生姜性味辛温,有发表、散寒、开痰之功用。 麝香 香 辛温,归心、脾经。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之功效。 诸药相配有温肺行气、祛痰平喘之功效,正如清·吴师机《理瀹骈文》云“借生药、猛药、香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 基本药物制备 药物配制: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等中药共研细末,用时以鲜榨老姜汁调和成药饼,用胶布贴在穴位上。 二、 取穴:  1.肺俞 胃俞 志室 膻中  2.脾俞 风门 膏肓 天突  3.肾俞 定喘 心俞 中脘    操作方法 病人背对医生,采用坐位或站位,暴露背部,要求背部皮肤干燥不湿润;汗液多时可用手绢或卫生纸檫拭干爽。 背部穴位均取双侧。1次1组,3组交替使用。将药物贴于穴位上,10天贴1次。 每次贴药成人约1小时左右,小孩20-45分钟左右。 基本选穴方法 1.肺俞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志室(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0寸) 膻中(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 连线的中点) 2.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0寸) 天突(前正中线上两侧锁骨上窝中央)   基本选穴方法 3.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定喘(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 中脘(前正中线,脐上4寸)    技术要领 药材品种、加工、储存方法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疗效。 姜汁制作、储存严格把关。 天灸药物的调配,按照制定的比例。 穴位定位准确。 正常反应 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轻度红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