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救 护 技 术 一、气道开放技术 基本技术:托颌,气道吸引, 口咽管或鼻咽管 气道开放技术 气管插管 外科技术:环甲膜穿刺,环甲 膜切开, 气管切开 (一)气管内插管术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1.适应证 行心肺脑复苏者;需机械辅助呼吸者;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咳出者;全麻手术病人;颌面部、颈部等部位大手术,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者 2.禁忌证 喉头水肿、急性喉炎、喉头粘膜下血肿;咽喉部烧灼伤、肿瘤或异物存留者;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难以从插管内清除者;颈椎骨折脱位者 2、物品准备:气管插管盘 喉镜:有成人、儿童、幼儿3种规格;有直、弯两种类型 气管导管 经口插管(F号):成年男性用36~40号,女性用32—36号;鼻腔插管应相应小2~3号,且不带套囊。小儿:1—7岁,号数=年龄十19;8~10岁,号数=年龄+18:11—14岁,号数=年龄+16。 D号:新生儿气管插管选择多用3~3.5mm;小儿:年龄/4+4 成人7~9mm 导管管心: 远端距导管开口号0.5-1cm 其他: 牙垫、喷雾器;10ml注射器及注气针头、血管钳或夹子、胶布、清毒凡士林、听诊器、吸痰管。鼻腔插管时还应备插管钳。简易呼吸囊及吸引器 3.插管方法:(1)经口明视插管术 体位:病人仰卧,肩背部或颈部垫高,使头尽量后仰并抬高8-10cm 张口,插喉镜:右手拇指推开患者的下唇和下颌,食指抵住上门齿;左手持喉镜沿患者右侧口嘴进入口腔,压住舌背,将舌体推向左侧,再将移至口腔中部。 显露声门: 暴露的腭垂,再将喉镜片稍深入至舌根,稍稍上提喉镜,暴露声门。继续稍深入,如用弯形喉镜片,上提喉镜即可看到声门;如用直型喉镜片,需挑起会厌,才可暴露声门。 (1)经口明视插管术(续) 显露声门的特征 声门呈白色,透过声门可以看到暗黑色的气管,在声门下方是食管的粘膜.呈鲜红色并关闭。 插导管 右手持导管沿镜片凹槽送入,在吸气末顺势将将导管插入,过声门1cm时将快速将导管芯拔出,导管继续旋转深入气管,成人5cm,小儿2cm (1)经口明视插管术(续) 放置牙垫,退出喉镜 确认导管的位置:操作者将耳凑近导管外端,感觉有无气体进出。若病人呼吸已停止,可用嘴对着导管吹人空气或用呼吸囊挤压,观察胸部有无起伏运动,并用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固定导管和牙垫 向气囊内注入3-5ml空气 负压吸引 (2)经鼻明视插管术 适用于启口困难(如颞颌关节强直),或口腔内插管妨碍手术进行 病人体位同前。术前仔细检查病人鼻腔有无异常;滴入少量呋麻液。 挑选好合适的导管:不带气囊和管芯,润滑前端 将导管与面部 呈垂直方向插入鼻孔,沿下鼻道经鼻底部,出鼻后孔,至咽喉腔。插入导管深度相当于鼻翼至耳垂长度时,使用咽喉镜暴露声门,右手继续将导管深入,使其进入声门。如有困难,可用插管钳夹持导管前端并挑起,然后由助手将导管送入. (3)经鼻盲探插管术 适用于启口困难或喉镜无法全部置入口腔者 右手持导管经鼻腔插入,出鼻后孔后,一边使导管前进,一边听通气声。根据声音的大小调整导管口的位置。听到气流声最大时将导管插入气管。 用左手调整头位,配合右手调整导管口的位置,同时将耳凑近导管口,倾听气流声响。 确定导管插入气管后用胶布固定 气管内插管程序视频 4.插管并发症: 机械性损伤,造成呼吸道梗阻 导管过细导致呼吸困难 导管扭曲、异物堵塞等导致导管堵塞 导管插入过深或进入一侧气管 导管滑脱 5. 注意事项 1.插管前用物准备:喉镜灯泡是否明亮,气囊有无漏气,导管的型号 2.插管时,喉应暴露好,视野清楚。操作要轻柔、准确,动作迅速。 3.导管插入深度:为鼻尖至耳垂外加4—5cm(小儿2—3cm),太浅易脱出。 4.导管插入气管后应检查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防止误人一侧支气管导致对侧肺不张。 5.导管固定要牢固。插管后随时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 6.插管留置时间72小时 6. 护理 经常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在原位 套囊的充气要适度,每4~6小时作短时间的气囊放气1次,每次3-5分钟。 正确实施气管内吸引 有痰时吸引 加强气道湿化, 配制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16万U+糜蛋白10mg间隔气管滴入 口腔护理每8小时进行一次口腔护理 防止自行拔管或脱管等意外情况发生 拔管前后护理:拔管前将气管内和口鼻腔内分泌物吸净。拔管时先松解胶布,气囊放气,将气管插管慢慢拔出。拔管后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