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对比》-课件设计(公开).ppt

《[]英汉语言对比》-课件设计(公开).ppt

  1. 1、本文档共2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ll the inventors have a restless mind. [译文1] 所有的发明家都生性好动。 [译文2] 所有的发明家都有一个思想活跃的头脑。 [分析] restless字面上没有明显表露出褒义或贬义,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原句的意思,发掘出句中词语的感情色彩,从而忠实地翻译出来。 汉语有句古话说:“文如看山喜不平。”也就是说,一些人说话写文章会故意运用曲折、含蓄的语言形式来陈述自己的观点,英语也不例外。对于英语中这类曲折的语言形式,在翻译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请看下面的例子 When John was two years old, he was impossible, a typical “Terrible Two”. He was destructive and stubborn. [译文1] 约翰两岁时变得异常调皮,是个不折不扣的“第二号可怕人物”。他固执,常常损坏东西。 [译文2] 约翰两岁时变得异常调皮,是个不折不扣的“两岁魔王”。他固执,常常损坏东西。 [分析] 译文1的“第二号可怕人物”不知所云,英语的Terrible Two来自于典故,当然译文没必要全部解释,如译文2那样用“魔王”来体现也可。 课内练习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体会以下句子的曲直。 6. With determination, with luck, and with the help from lots of good people, I was able to rise from the ashes. 7. The Universe is not rich enough to buy the vote of an honest man. 8. It seems that a very difficult decision now faces him. 9. Anger and bitterness covered upon me for weeks. 参考译文 6. 凭着我的决心、我的运气,还有许多善良人们的帮助,我终于得以东山再起。 7. 即使你用天下所有的财富也收买不了一个正直人的选票。 8. 他好像面临着困难的抉择。 9.几周来我一直感到生气和伤心。 4.4 直率与含蓄 西方人喜外露,中国人喜含蓄。英语经常表态在前,叙事在后;汉语经常相反。英汉对译时,信息重心常需做前后调整。 4.5 客体与主体 中华文化以人本为主,西方文化以物本为主体。人本文化以人文为中心,以人生为本位。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儒家先哲对世界的认识主要不是出于对自然奥秘的好奇,而是出于对现实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关注。孔子哲学以“仁”“礼”为中心,“仁”寻求人伦关系规范化,“礼”要求社会有序化。先哲们谈论人生哲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关心的是人道,而非天道,是人生之理,而非自然之性。这种人本文化的长期积淀便形成了汉民族本体型的思维方式。 而物本文化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西方人偏重于对自然客体的观察与研究,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培根推崇“知识就是力量”。西方人以认知自然为视觉焦点,崇尚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最终征服自然。主宰宇宙。这种物本文化的长期积淀则形成了西方人客体型的思维模式。 4.6 逻辑与感悟 在形合与意合一节,我们已经谈到,英语注重运用各种有形的联结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其表现形式严密地受逻辑形式支配,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扣接,以形显义; 而汉语在表现形式上受意念引导,看上去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句子松散,以神统形,要靠读者自己去推理和感悟。如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7 抽象与具体 中国人的思维趋向于具象化,而西方人的思维则趋向于抽象化。这种不同的侧重与选择,植根于各自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尚象”,而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尚思”。中国人“尚象”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其偏重具象的思维方式。 古代中国人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设象喻理”“取象比类”。形象思维通过自我体验形成心中的意象,采用意象—联想—想像来替代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论证,以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集中表现在“立意于象”“妙象尽意”“微言尽意”“入理言意”“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等经典名言之中。 4.8 整体与局部 从意义的表达来看,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总是习惯于整体把握对象,因而汉语在于以上具有较高的整体概括性;而英语思维注重细节分析,在对自然社会的思考中往往把整体加以局部性、具体性分解。但是从英

文档评论(0)

沙卡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