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理学院 电动力学.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理学院 电动力学

郑汉青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的“电动力学”课程是北京大学本科生主干基础课和国家教育部理科基地名牌课程。 这门课首先是由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胡宁先生任教(《电动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7)。以后直到文革前这门课由曹昌祺先生担任主讲(《电动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这两本书对新中国的电动力学教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原物理系后来主要由俞允强、秦旦华、张承福等主讲,技术物理系主要由虞福春先生和郑春开、俎栋林等主讲。俞允强著有《电动力学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虞福春、郑春开著有《电动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俎栋林著有《电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教学队伍情况 五名任课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一人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获得,三名从北京大学获得,彭良友副教授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获得。年龄结构合理、分布从33岁到52岁。三名教师从事粒子物理理论与核物理理论研究,一名教师从事加速器物理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一名教师从事理论光学的研究,均工作在科研工作的国际前沿。任课教师所处的这些学科均与“电动力学”这门课有很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对基础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前沿所需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教学和教学研究。 我们课程组里还有俞允强、郑春开、俎栋林、卢大海等退休教师,他们虽然现在不担任第一线的教学任务,但经常参加课程组的研讨和交流活动,对年轻教师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师资队伍人员结构合理、共承担每级近300人(包括物理学院、元培班、信息学院电子系等等)的教学任务。其中每年有两次A类课(4学分),一次B类课(3学分)。采用轮换教学制度。助教一般聘请有责任心、品学兼优的高年级研究生。一般A类课请三名助教,B类课请二名。 教这门课的意义和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的改革,首先应该在为什么教这门课,以及在我们对学生的期望和培养目标这一原则问题上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教授这门理论基础课是为了培养和造就在基础物理学科研前沿进行探索工作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为此我们应该具有在世界级水平上竞争的勇气和决心 。 为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教师团队和同学团结一致,做出艰苦和不懈的努力。这也是我们这些年在一直进行的。我们的目标要求我们对授课的内容,在不脱离现实的情况下,高标准、严要求。尽量做到在不明显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对现代科学研究前沿有重要作用的物理知识和分析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我们并不主张填鸭式的灌输死的知识,而是强调掌握对现代物理学有用的分析方法、概念和新的图像。对于较难而又对将来从事研究工作有用的一些重要内容,我们在处理时也作了一些妥协,即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而是仅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和图像。我们认为,作为一门理论物理基础课,其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学生对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图像和方法的认识水平,使学生超越在普物教学中获得的对物理学的认识水平和形成的观念。 电动力学课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理论课,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它除了对很多应用学科如无线电、加速器技术、光学等有直接的应用价值以外,它还是进一步学习量子场论等现代物理理论的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学习电动力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全新的物理概念和图像。理解和掌握这些新的内容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是这门课的重要目的。 北京大学电动力学分A、B两类课程,A类课程着重加强和提高,目标是培养从事物理基础研究的人才,对学生的要求超出教育部教学大纲的要求。B类课程保持与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满足其它各学科对物理类人才相关知识的需要。 结合在科研工作第一线所得到的经验,对教学内容做出了许多改进,增加了许多对新物理概念、思想方法和分析技巧的讲解。 由于中国国情的不同,对于绝大多数学校、包括北京大学,在研究生阶段并没有相应的高等电动力学课程。因此我们认为我国的电动力学的教育存在着明显的缺口,却一直没有得到教育界足够的重视。这一缺口也许并不总是致命的,但我们认为对于任意一所研究型大学来说,的确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文革前,北京大学教授电动力学是上下两个学期、共八学分,而现在这门课已经被缩短到4个学分、甚至3个学分。根据我们在第一线科研工作的切身体会,目前的“电动力学”课程讲授的内容并不适应科研工作的基本需要。复旦大学蔡圣善等著的《电动力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具有较深的难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问题,但仍然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努力来推动这门课程的建设。 针对目前上述状况,我们在教学中做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教改尝试。引入(或恢复)了一些我们认为对将来学生进一步从事科研工作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