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24鼓胀
* 中医内科学 2、辨本虚 偏于脾气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舌淡脉弱。 偏于气阴两虚 :脾气虚+口干不欲饮、饥而不纳、五心烦热,舌红体瘦。 偏于脾阳虚 :面色苍黄,四肢不温,大便溏薄。 * 中医内科学 2、辨本虚 偏于脾肾阳虚:脾阳虚+腰膝酸软,冷痛,男子阴囊湿冷、阳痿早泄,女子月经期短,量少色淡。 偏于肝肾阴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烦少寐,齿鼻钮血舌红少苔。 * 中医内科学 二、治疗原则: 1、治疗原则:攻补兼施;(早期去邪为主,中期攻补兼施,晚期以补为主) 2、治疗大法:理气消胀、活血化瘀、利尿逐水、扶正倍本 * 中医内科学 三、分证论治 1、鼓胀早期 主症: 腹大胀满,叩之如鼓,持久不减。 兼次症: 胁下胀满或疼痛,纳食少馨,食后脘腹胀满益甚,以嗳气或矢气为候,肢体沉困乏力,小便短少。 舌象:舌质暗,或有痕点,苔白腻。 脉象:弦滑。 * 中医内科学 治法:理气和血,行湿散满。 方药:以木香顺气散为主方。 方中积壳、木香、青皮、陈皮、厚朴、乌药上中下三焦气机一起疏理,再配合香附、川芎、桂心,气血并调,以期气血调畅而消腹胀;苍术、砂仁理脾行湿以散满;甘草和中。 * 中医内科学 若胁下胀满或疼痛明显时,可加柴胡、郁金、延胡索、苏木等疏肝理气止痛之品。 若胁下痞块,痛如针刺,可加赤苟、丹参、三棱、我术、生牡捕等活血行痹,软坚散结之晶。 若纳食少馨,食后院腹胀满,加保和丸,消食导滞。 * 中医内科学 若肢体沉困,小便短少,可加车前子、泽泻、猪苓、夜苓等化湿利水药物。 腹胀明显时,也可加黑白丑、大腹皮、莱藤子、薤白等以下气除满消痞。 余毒未清者,可加入板蓝根、土夜苓、虎杖等清热解毒药。 * 中医内科学 2.鼓胀中期 主症:腹大坚满,撑急,动之有振水声。 兼次症:面色苍黄无华,神疲肢怠,脘腹痞胀,不敢进食,口喝不欲饮,颈部、面颊或胸背部散在红痣血缕,腹皮脉络怒张,手掌赤痕,大便或秘或糖,小便短少。 * 中医内科学 舌象:舌质淡,体胖有齿痕,或紫暗,或有痕斑,舌苔厚腻。 脉象:沉细滑。 治法: 扶正行气,化瘀利水 方药:扶正以四君子汤加黄芪、黄精。 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以调营饮为主方。 * 中医内科学 若腹水明显,伴下肢浮肿,舌苔白腻者可加干姜、桂枝或肉桂、附子,振奋脾阳。 也可再加泽泻、赤小豆、防己等增强除湿利尿之力, 或应用实脾饮以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 中医内科学 若腹大坚满,脘腹撑急,烦热口苦,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湿热互结、浊水停聚 中满分消丸----既清热化湿、理气燥湿、淡渗利湿,又护卫中焦。 若湿蕴化热而发黄----茵陈、土茯苓、金钱草等清利湿热 或加用菌陈蒿汤。 * 中医内科学 若小便赤涩不利,可加滑石、通草、蟋蟀粉以利窍行水; 若气阴两虚,舌质嫩红,可加沙参、玉竹、麦冬以养阴益胃; 若气血两虚,舌淡,心悸少寐,可加当归、首乌、阿胶等以养血宁心; * 中医内科学 若湿浊中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可加半夏、陈皮、生姜、竹茹等和胃降逆; 若伴有齿衄、鼻衄,可加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之品,如女贞子、旱莲草等; * 中医内科学 若腹水胀满太甚,伴见喘促不宁加: 炙麻黄、杏仁、桔梗宣肺利水, 桑白皮、茺蔚子、椒目泻肺利水 批把叶、瓜萎皮润肺利水。 、 * 中医内科学 此期: 常用木香、大腹皮、槟榔行气消胀,兼可利水。 益母草、泽兰、水红花子活血祛瘀,也兼除湿。 白术、猪苓、夜苓、车前子,专司利水除湿。 黄芪、黄精健脾益气,扶正怯邪。 标本兼顾,以期消除胀满。 * 中医内科学 若腹水严重,常法不效时,可选用攻逐利水法。 使用攻逐原则: 腹水严重,腹胀撑急难忍;患者当能承受攻逐之力,脾肾未败; 中病即止,或腹水退其七、八即止; 攻逐之后,调理脾胃,以巩固疗效。 常用方舟车丸、十枣汤。 * 中医内科学 3.鼓胀晚期 正虚邪恋 主症:腹大胀满不舒,早宽暮急。 兼次症:神倦懒动,气短声怯,骨瘦如柴,面色苍黄或恍白,或腰膝冷痛,畏寒肢冷,男子阳萎,女子停经;或五心烦热,肌肤甲错,头晕耳鸣,少寐盗汗等。 * 中医内科学 舌象: 舌质淡,体胖,苔白,或舌红少苔。 脉象: 沉细弱。 治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