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里剂 组成:温热药为主 功效: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温通经脉等。 主治:里寒证 【立法依据】 总以温阳祛寒而立法。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和《素问.三部九候论》“虚则补之”的原则。 属于八法中的“温法”。 外寒直中 寒从内生 ·辨别寒证所在部位(脏腑、经脉)而选用方剂 【方源】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命名】 本方是根据其调理脾胃阳气功能而命名。剂型为丸。 组成: 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各三两(各9g) 【特点】 1.为治疗中焦虚寒证的代表方,中焦虚寒性泄泻尤宜 2.温补中焦作用强 3.四药等量各为3两 4.配伍特点:温(干姜)补(人参)燥(白术)三法并用 现代应用: 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均可应用 吴茱萸汤 【方源】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378条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组成】 【主治】 ·(阳明)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呕吐,胃脘疼痛,吞酸嘈杂 ·(厥阴)肝寒犯胃,浊阴上逆: 头痛干呕,吐涎沫 ·(少阴)肾寒犯胃: 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舌淡苔白脉细 【病机】 肝寒犯胃;或中虚胃寒,浊阴上逆 ·吴茱萸配生姜:温中有降 增强降浊阴 止呕吐之功 【方解】 君:吴茱萸——味辛性热, 既可温胃止呕, 又可温肝降逆, (三经并治) 更可温肾以止吐利 臣:生姜(重用)——温胃散寒,和中止呕,为呕家之圣药, 以 助吴茱萸之力,制吴茱萸毒性。 佐:人参——补脾益气,养胃生津 既扶中气之虚,又顾津液之伤 大枣——益气健脾,调药和中 制约吴茱萸烈性 【配伍特点】 1.重用生姜 2.为温中降逆止呕之常用方 3.虚寒性呕吐皆可使用 4.针对本方证胃中虚寒,浊阴上逆,以呕为主证的特点,组方取温中与补中相合而以温为主;降逆与补虚相伍而以降为优,标本两顾,相得益彰。 【运用】 1本方为“温补”剂,用于治疗虚寒呕吐证。 2辨证要点:呕吐,或干呕吐涎沫,舌淡苔滑, 脉细迟或弦细 4、临证加减: · 呕吐较甚:加半夏、陈皮 · 头痛较重,加藁本、白芷 · 泄泻甚者,加白术、茯苓 5、现代应用 慢性胃炎、妊娠呕吐、原发性高血压充血性青光眼、神经性呕吐,血管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征等属肝胃虚寒者,可用方治之 ·其水煎醇沉法制成注射液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升高血压,增加尿量 7、类方比较 小建中汤 【方源】《伤寒论》105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金匮·血痹虚劳》:“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金匮·黄疸病》:“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以虚劳小建中汤。”《金匮·妇人杂病》:“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主治】中焦虚寒证 1、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 2、虚劳心悸 3、虚劳发热 【病机】 本方所治虚劳诸证,皆因中焦虚寒,化源不足所致。 君:饴糖——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佐:生姜、大枣——补益脾胃,增强温中脏之效 【运用】 1本方主治中焦虚寒 虚劳里急证。 2辨证要点 4临证加减: 5现代运用: 四逆汤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一枚,破八片 【主治】 1、少阴病之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证 2、太阳病汗多亡阳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