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优化 第四节 体育课堂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评价 一 体育课堂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评价目的 二 体育课堂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评价内容 体育学习态度 情意表现 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三 体育课堂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评价方法 观察: 行为记录法;评定量表法 口头评定 四 体育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评价形式 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2、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基本类型 在体育课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心理气氛分为和谐型、一般型、冷漠型。常见的课堂心理气氛多为一般型;和谐型是一种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体育教师需为之而努力追求的理想状态;冷漠型则是指消极、沉闷的课堂心理气氛。这三种类型体育课堂气氛有各自的基本特征。见表: 自发性说话人数多,练习的人数少,或开小差,有的甚至故意捣乱,相互蔓延 静静地听讲解和看示范,或私下自发地说话议论和随意活动。有的专注有的分神,积极练习的人数不多 绝大多数学生练习积极,掌握动作迅速、准确,时机把握较好,参与教学程度高,笑声多。注意专注,相互交往及赞扬多 言 语 行 动 绝大多数学生或无精打采,或懒散沉闷,对教师提问或在同学面前的示范感到不安、焦虑厌烦,不愿按教师指导所行,与教师对立 总体情绪平和,有的显出烦闷、懒散、不安,对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无强烈反应,评价一般 情绪高昂,愿意接受教师所言,对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及组织形式、教学手段表示满意,喜欢上体育课 情 绪 状 况 学 生 状 况 指令性言语多,维持纪律占用了大量时间,对调皮的学生严惩,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想法及需要 以示范为主,伴有指令性言语,批评学生较多,表扬学生较少,组织体育教学时间多,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较少 批评学生少表扬学生多,与学生交往多,注意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示范准确舒展,讲解清晰生动,并能及时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 言 语 行 动 无精打采,对讲解、示范及对学生不耐烦,师生关系对立,对学生漠不关心,把责任推向学生,自我评价有偏差 情绪平静(有时呆板),师生关系一般化,对体育教学任务无特别感受,自我评价一般 情绪饱满,师生感情融洽,对体育教学任务充满信心,自我感觉良好 情 绪 状 况 教 师 状 况 冷漠型 一般型 和谐型 师生状况 3、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作用 (1)效应功能 (2)信号功能 (3)教育功能 4、和谐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 (1)运用教学技巧 (2)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3)美化体育课堂环境 (4)为学生设立适宜的学习目标 (5)对学生积极的期望 三 体育课堂学生不良行为的控制 1、体育课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类型 (1)涣散行为 (2)抗拒行为 (3)攻击行为 2、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学生方面: 教师方面: 3、对待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策略 (1)运用非语言控制 (2)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3)及时制止不良行为 (4)加强师生互动 * *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 体育教学设计就是对体育教学活动的事先规划和组织。 体育心理学侧重从体育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学生的基础及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出发,探讨体育教学设计中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一 确定体育教学目标 1、定义: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所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 2、作用:指导体育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前提,对体育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指引、操作、调控、测评等功能,决定着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影响着教与学的方法与策略,也为体育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 例:学习耐久跑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讨论和自主体验,明确耐久跑对发展心肺功能及耐力素质的作用,了解耐久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及呼吸方法及作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运动参与目标) 2.在掌握合理的动作技能并主动练习后,85%以上的学生能用正确的动作和呼吸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跑完800米。(运动技能目标) 3.发展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身体健康目标) 4.在活泼有效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后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进一步通过耐久跑进行身体锻炼的愿望,养成勇敢顽强等良好意志品质。(心理健康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的明确化 3、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1)可接受性原则 (2)明确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5)灵活性原则 可接受性指制定的目标切合需要,符合学生实际,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虽是一种理想要求,但它总是要有实现的可能性,否则即失掉其存在之意义。因此,从可接受原则出发制定目标,首先要考虑“要不要”、“应不应”;第二应考虑“能不能”、“行不行”。切忌设立的目标太高,一味追求高标准,设立的目标太空。 (1)可接受性原则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