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伤种类 3003例医疗锐器伤分析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针刺暴露发生于: 注射 抽血 静脉穿刺或拔除 锐器处理 废弃物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 将血标本放入试管内 双手回套针帽 在患者或其他人员 突然移动时注射 分离输液器时 分离输液器时 医 务 人 员 因 素 安全教育 防护意识 预防接种 接触频率 安全措施 防护措施 针刺伤的相关因素 刺伤深度 越深几率越高 接触的血量 感染HIV每ml有1~100个病毒颗粒 感染HBV每ml血中有1亿个HBV病毒 接触路径 针刺感染大于黏膜感染 刺伤时间长短 时间短感染几率小 针刺伤的相关因素 刺 伤 相 关 因 素 针刺伤的相关因素 病人相关因素 疾病所处阶段 所接受的治疗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 防护措施 Lynda Anold 1992年5月以外科护理学士毕业,当年9月的一天,在为急诊病人用套管针进行静脉输液时,拔出针芯时意外刺伤了手指,1993年4月确诊感染了HIV,她当年只有23岁。由她倡导的在全美国掀起了自觉使用安全锐器的运动已经有十年。 Karen Daley(公共卫生硕士,注册护士)以她自己1998年在丢弃使用过的针头时刺伤了手指不幸感染上HIV和丙肝的遭遇,对提出设立防止针尖扎伤法案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陈述,因此加快了该法案的立法进程。 针刺伤的防护进展 1991美国劳动部职业安全局(OSHA)制定法规,要求对暴露于经血传播微生物的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各种防护措施被大量推荐 2000.11.6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有关针头安全操作及防止刺伤法令 2004.6.1我国卫生部发布实施《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我国血源性感染控制与消毒相关规范 预防慢性血透病人感染传播建议(CDC2001) 暴露于HIV医护人员管理指南和预防(CDC1998) 口腔科感染控制规范(1993) 医护人员感染控制规范(CDC1998) 消毒技术规范(2002/11)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48号文件)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教育 保障医务人员安全是当务之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48号令 2006年9月1日施行 第一章 第八条(六) 对医护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 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 的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医务 人员的职业健康; 预防血源性病毒传播方法 安全教育 标准预防 安全操作 注射疫苗 (一)加强安全教育 案例1: 某院一位实习护士,负责给一位病因不明的患者抽血化验时显得轻松干练面无惧色。几天后,化验报告出来了:艾滋病。 实习生一下子紧张起来,再让抽血,完全不复神勇… 问题分析: 目前职业防护教育比较薄弱(90.6%认为教育不到位) 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94%认为未能落实)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因“不知”而“无惧”,存在侥幸心理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又非常恐惧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全体医务人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 暴露的主要措施 (二)标准预防 要求所有的人体体液和分泌物均被视为有血源性病原体(如HIV, HBV, HCV) 感染的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防护措施,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工具 其内容包括: 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戴口罩、穿保护衣 环境消毒和废弃物处理等。 (三)安全操作 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委员会(OSHA) 针头/利器收集箱应不易刺破、防漏、可密封,并贴有明显 标签或表明接触危险性的彩色编码(可降低50%针刺伤) 容器应放在安全伸手可及的地方 带安全装置的针头能自动盖鞘 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委员会应用操作指南 用过的针头应立即丢入利器盒 利器盒应放置到位,便于丢弃 不要毁损、弯曲或双手套回针帽 用后不能立即处理的,应使用单手回套法 不要将针放入过满的利器盒 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脱手套 摘掉手套后或接触体液后立即洗手 WHO对安全注射的定义 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不使卫生保健人员因接触产生任何危险 口服抗生素或其它药品以替代注射给药 无针或可回收的注射系统 注射器产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