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篇 常用实验检查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检验科 李 小 民 主任 第一章 血液检验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一、血细胞分析仪检查 一)概述 检测原理、报告单内容、异常警示 二、血液的一般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 1. 标本采集法 皮肤采血或静脉采血。 2. 参考值 见表 表1 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 3. 临床意义 (1)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少: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少,低于参考值下限称为贫血。 1)生理性减少:妊娠中、后期为适应胎盘血循环的需要,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血浆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某些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造血功能明显衰退所致。也可见于婴幼儿(6个月-2岁)。 2)病理性减少:可由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或红细胞丢失、破坏过多等原因引起。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等。 3)其他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霍奇金病、器官衰竭等。 (2)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参考值高限。 1)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常因血浆中水分丢失,使血液中有形成分相对增加所致。如连续呕吐、频繁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 2)绝对性红细胞增多:常因各种生理、病理原因引起的缺氧所致,生理性见于胎儿、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的体力活动;病理性见于严重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二)红细胞比容测定 红细胞比容(Hct)是测定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红细胞比容的多少主要与红细胞数量及其大小有关。 1. 参考值 成年男性:0.40~0.50L/L,平均0.45L/L; 成年女性:0.35~0.45L/L,平均0.40L/L。 2. 临床意义 贫血患者红细胞比容减少,但由于贫血有小细胞性、大细胞性及正常细胞性之别,所以红细胞比容减少的程度与红细胞计数不一定成比例。红细胞比容增加见于血液浓缩及红细胞增多的病例。 (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1. 标本采集法 皮肤采血或静脉采血。 2. 参考值 1) 白细胞计数 成人(4 ~ 10) ×10*9/L; 6个月 ~ 2岁(11 ~ 12) ×10*9/L; 新生儿: (15 ~ 20) ×10*9/L. 2) 白细胞分类计数 见表 3. 临床意义 白细胞数高于10×10*9/L(10 000/mm3)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10*9/L(4 000/mm3)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分。 由于外周血中白细胞的组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白细胞的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相同意义。 (1)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N ) 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杀菌能力,在机体防御与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中性粒细胞增多 ①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妊娠及分娩时、寒冷、酷热、饱餐、剧烈运动后等,多为一过性。 ②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组织损伤或坏死,如手术、创伤、烧伤、心肌梗死等;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中毒,包括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化学物质或化学药物中毒;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2)中性粒细胞减少: 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伤寒杆菌感染;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非白细胞性白血病等; 化学药物副作用或放射线损伤,如使用抗肿瘤和抗甲状腺药物、X线和镭照射等; 脾功能亢进、过敏性休克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2)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 E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和钩虫病等;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也可见于恶性淋巴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器官移植排异反应前期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例。 (3)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 B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见,可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粘液性水肿、脾切除后以及铅、铋、锌等重金属中毒。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故减少与否很难察觉,意义不大。 (4)淋巴细胞( lymphocyte, L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儿童的淋巴细胞常有生理性增多。 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放射病、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烷化剂等。在中性粒细胞百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