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试卷 PAGE 1 - 高三10月阶段 检测二语文试题 语 文 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与众多欧西事物的“迁地弗良”不同,文学史这一著述形式进入中国以后,很快便__ ▲ ,而今已经变得枝繁叶茂。欧洲十九世纪兴盛一时的文学史,在十九世纪末遭遇了来自审美主义的 ▲ ;二十世纪中叶,在美国学院占据主流的“新批评”更是公然拒绝文学史;尽管后来随着文学社会学、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等研究路径的展开,文学史一度有复兴之势,但对这一学科进行理论反思的声音,一直 ▲ 。 A. 落地生根 置疑 不绝如缕 B. 入乡随俗 质疑 若隐若现 C. 落地生根 质疑 不绝如缕 D. 入乡随俗 置疑 若隐若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落地生根: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入乡随俗:是指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这个成语常形容外乡人尊重、适应和主动融入当地风俗文化。本题所给文段说文学史进入中国,如今已经“枝繁叶茂”,用“落地生根”恰当。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文中不是否定句,用“质疑”正确。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形容形势危急或者声音细微悠长。若隐若现,强调的是模糊、不清楚。文中用“不绝如缕”恰当。故此题答案应为A项。 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发展要讲节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的节奏,该发芽时发芽,该结果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发展要讲成本。农谚讲: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②否则就会拔苗助长、竭泽而渔,出现不切实际的“大跃进” ③才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④改革发展也如此,要学会依时而动 ⑤这也启示我们发展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⑥这说的是谷雨节喜雨,种豆育秧正是时候,一旦错过,费时费力,事倍功半 A. ②⑥③④⑤① B. ③⑤②①⑥④ C. ③⑤②⑥①④ D. ②⑤③⑥④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同时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题干要求选出“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通读所给文段和六句话可知,整个语段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发展要讲节奏,后一部分说发展要讲成本。横线前的语句先是总说“发展要讲节奏”,然后举自然界的事例予以说明,所给六句话中②③⑤与“节奏”有关,应放在前三空,据此排除A项。③是“该发芽时发芽,该结果时结果”的结果,应放在第一空,据此排除D项。⑥是对①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具体解释,故①在⑥前,据此排除C项。故选B。 【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这段文字是说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有景仰之情的原因。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 3.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丁忧,也称“丁艰”。在我国古代,官员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官员则必须停职守制,处于丁忧期间的人皆不得为官,概无例外。 B. 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长方形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C.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政、休致等名称,都指官员辞职归家。 D. 谥号是一般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颁赐的一种称号,带有评定性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

文档评论(0)

V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