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课件.ppt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课件.ppt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医古文》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 主讲教师 叶 磊 作者叶磊 *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背景介绍 一、关于作者 夏竦(985~1051),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为润州丹阳县主簿,后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1033)罢知襄州。庆历七年(1047)为宰相,旋改枢密使,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谥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著有《文庄集》 和《古文四声韵》《宋史》卷二八三有傅。 18年 *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二、关于王惟一 王惟一 ,或名惟德,北宋医学家,籍贯、生平、生卒年代不见于史册。《医籍考》:“历仕仁宗、英宗两朝。”可知王惟一大致生活在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一世纪中期(约987-1067)。据宋代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记载,王惟一曾担任过太医局翰林医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药奉御等官。天圣四年(1026)参与官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在总结古人针灸医疗实践基础上,考定明堂图经络孔穴,并铸成立体铜人孔穴模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刊行之后,又由王惟一负责,将全书内容刻石,并于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以该书石刻为壁,在大相国寺内建成“针灸图石壁堂”,改称“仁济殿”。几十年后又参预校正《黄帝八十一难经》,今称《难经集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流传至日本、朝鲜等国,对东亚地区针灸医学都有重要影响。 18年 * 三、关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全书原为三卷。金大定(金世宗)丙午年即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经无名氏补注,书商陈氏刊刻为《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五卷。 版本: 宋代刻本是三卷本 ,但原本已佚。 国内现存版本是据明正统本翻刻 18年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 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三卷。原刊 本及石刻碑早佚,现存系经明人重刊的三卷本和经 金人闭邪瞆叟于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改编的五 卷本。后者曾补入了一篇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并改 名《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现存明刻本、 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今有黄竹齐先生重订 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后一再再版。 18年 * 四、关于刻《图经》于石: 1026 奉诏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1027 铸铜人 1027-1030 刻于石,藏于针灸图石堂——仁济殿 1277-1296 迁至大都 1443 仿前重刻 1445-1446 埋于城墙下 1965-1971 出土 五、关于铜人 1027年宋铸铜人 1260-1263元整修 1443明英宗重铸铜人…… 18年 *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铸成后的两具铜人(天圣铜人),一具放在宋朝医官院,用于学医者观摩、练习之用。另一具被放置在京城大相国寺的仁济殿(先藏是1987年的仿品,形制要小) 。 后世宋铸铜人丢失,对其去向,说法不一。周密《齐东野语》:“有旧都针灸铜人流落襄州”,“后赵南仲归之内府,(章)叔恭写两图,刻之以佳焉。” 另一具,《元史》称“此宣抚王檝使宋时所进”,则这具铜人是贡品,与一般所说金人于1126年南侵时曾掠其一而去,到元代又从金人那里夺回的说法不一。 明清两代,公私铸造铜人很多。现存于世的,大多是明清两代所造。 18年 * 明正统铜人针灸铜人通高213厘米,全身共有666 个针灸点。此铜人现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此具明代铜人现藏湖北省博物馆藏。 18年 * 这是一尊明朝后期铸造的铜人,身长78厘米, 身上共有孔穴360多个 。现藏于同仁堂,成 为其震堂之宝。 18年 *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臣闻圣人之有天下也,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王泽不流,则奸生于下,故辨淑慝以制治;真气不荣,则疢动于体,故谨医砭以救民。…… ①“论病”二句:语见《汉书·艺文志》。 ②泽:恩泽。此指道德教化。 流:传布。 ③奸:“奸”的异体字。奸邪。 ④淑:善良。 慝(tè特):邪恶。 治:政教。 ⑤疢(chèn衬):疾病。 ⑥谨:谨守,注重。 医砭:泛指医术。 会意。从匿,从心。把心隐藏起来, 存有邪念。本义:邪恶,恶念。后 有灾害、坏人、阴气、差错等义。还 可通“忒”(变更)和“匿”。 18年 *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昔我圣祖之问岐伯也,以为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天之数十有二,人经络以应之;周天之度,三百六十有五,人气穴以应之。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