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82羟基鸟嘌呤及其检测①-OALib.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2羟基鸟嘌呤及其检测①-OALib.PDF

癌变·畸变·突变  1998 年第 10 卷第 2 期       Carcinogenesis Teratogenesis and Mutagenesis Vol 10 No 2 1998 8羟基鸟嘌呤及其检测① 1 1 2 宋元宗  综述   祝其锋  莫丽儿  审校 1 2 广东医学院医用生化研究所  湛江  524023   广东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自由基是指任何带有不配对电子的分子 件下还可进一步变化 ,如在酸性条件下 ,胞嘧 或原子 ,从生物学角度讲 ,主要指某些活性氧 碇二醇可脱水转变为 5羟基胞嘧啶 , 也可脱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 O2÷, ·OH , ROO ·, 水脱氨转变为 5羟基尿嘧啶。 H O ·等等。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由于 由于在DNA 的所有碱基中 ,鸟嘌呤拥有 2 其高活性 ,往往会造成细胞的脂类、蛋白质及 的分子轨道具有较高的能级 ,因此鸟嘌呤最容 核酸损伤 ,进而导致基因突变、细胞癌变及个 易被氧化损伤而生成修饰碱基 8羟基鸟嘌 体衰老等现象。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而 呤( 1) ,8羟基鸟嘌呤也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反映 DNA 中的碱基是遗传密码的基本单位 , 因此 , 体内 DNA 氧化损伤程度的灵敏指标(2) 。大 活性氧所致 DNA 碱基氧化损伤的化学本质、 量的研究结果(3) 表明 ,8羟基鸟嘌呤与癌变有 来源、分子生物学意义及检测方法等 ,是很有 着密切的关系 ,许多种致癌原在诱发肿瘤的同 意义的几个问题。 时 ,有关组织中 8羟基鸟嘌呤含量也随之增 高。虽然目前不能认为组织 DNA 中的 8羟 1  DNA 碱基的氧化损伤产物及 8羟基鸟嘌 基鸟嘌呤是引起肿瘤发生的必要充足条件 ,但 呤的特殊性 是 ,Musarrat 和 Wani 在 1994 年提出 ,这种修 目前已知活性氧攻击DNA 碱基可形成 饰碱基可作为一种适用于高患癌危险性个体 多种多样的修饰碱基 ,如 5羟基胸腺嘧啶、5 , 的诊断性指标(4) 。 ( 6二氢胸腺嘧啶、胸腺嘧啶二醇 顺式或反 ) 2  8羟基鸟嘌呤的来源 式 、5羟甲基尿嘧啶、胞嘧啶二醇、5羟基胞 嘧啶、8羟基腺嘌呤、4 ,6二氨基5甲酰胺基 2 1  ·OH 攻击鸟嘌呤 ,生成的鸟嘌呤加合自 嘧啶、8羟基鸟嘌呤、2 ,6二氨基4羟基5甲 由基继而发生单电子氧化, 即可生成 8羟基 酰胺基嘧啶等。其中有的修饰碱基在特定条 鸟嘌呤。 6. Wiebauer K , Jiricny J . In vetro correction of G/ T mispair to 9. Lu AL , Hsu IC. Detection of DNA base mutation with mis G ∶C pairs in nuclear extracts from human cell. N at ure , match repair enzymes. Genomics , 1992 ;14 :249 1989 ;339 :234 10. Hsu I , Yang QP. Detection of DNA point mutations with 7. Hemecke F , Kolmar H , Brundl K , et al. Th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