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童少年行为和情绪障碍-聂艳.pptVIP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 述 儿童少年期行为障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品行障碍 抽动障碍 刻板性运动障碍、拔毛癖 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 分离性焦虑障碍 恐惧性焦虑障碍 选择性缄默症 儿童少年(child and adolescent) 身体生长和心理发展成熟之前(18岁前)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分类 起病于任何年龄,与成人相同 起病于儿童少年期,以行为和情绪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本节讲授内容) 定义 以注意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 活动过多和冲动为主要临床表现 造成患者学业困难和人际关系不良 常见行为障碍 患病率 国外学龄儿童3%~5% 国内1.5%~10% 男:女患者性别比4~9:1 中枢神经系统NE, DA, 5-HT水平不足 病例 男,10岁,3年级学生 幼儿:活动多,喜欢追逐打闹,欺负同学,不能安静听老师讲故事 小学:上课不专心听讲、与同学讲话、玩弄文具、下座位,作业马虎,学习成绩差 经常激惹同学,发生纠纷,不受大家欢迎,经常遗失书本和其他学习用具;不合心意时大吵大闹 家庭作业边做边玩,必须家长督促 韦氏智力测验:全智商102(言语109,操作89) 鉴别诊断 精神发育迟滞 品行障碍 心境障碍 儿童孤独症 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心理社会干预(家庭、学校) 治疗药物 中枢兴奋剂 — 哌甲酯 短效剂、长效控释剂 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中枢兴奋剂 — 托莫西汀 增加去甲肾上腺素、 5-HT 效果:促进认知活动和注意集中 定义 儿童少年持久性 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 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行为 流行病学 国内调查 患病率1.45%~7.35% 男女之比为9:1 患病高峰年龄13岁 病因及发病机制 生物学因素 遗传:同病率单卵双生子高于双卵双生子 雄性激素 环境因素 不良家庭因素、社会因素 临床表现:病例 男,15岁,初三学生 从小十分调皮,喜欢恶作剧,经常欺负小朋友 父母认为孩子欺负别人说明有能力,当众表扬夸奖他能干、聪明、心眼多,勇敢 老师对家长说孩子是问题儿童, 希望家长多加管教,但家长都未重视 初一开始经常逃学去网吧 撒谎说同学过生日,学校要交钱等骗取父母的钱,不给则大发脾气,砸家具 偷父母的钱,抢小朋友的零花钱 离家出走,夜不归宿,多次被找回后遭父亲严厉惩罚,均不见效 诊断依据 反社会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对立违抗性行为 持续半年以上 明显影响同伴、师生、亲子关系或学业 不是心理发育障碍、其他精神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 鉴别诊断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心境障碍 预后 少数患者预后较好,多数预后不良 尽早发现行为问题、及时干预者预后良好 干预 原则:心理社会干预为主 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 概 述 儿童少年期行为障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品行障碍 抽动障碍 刻板性运动障碍、拔毛癖 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 分离性焦虑障碍 恐惧性焦虑障碍 选择性缄默症 定义 主要起病于儿童期 以运动肌肉和发声肌肉抽动为临床表现 一组行为障碍 临床类型 短暂性抽动障碍:1年 (transient tic disorder)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1年 (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Tourette’s syndrome,TS) 流行病学 国外:学龄儿童 患病率12%~16% 短暂性抽动障碍4%~20% 慢性抽动障碍1%~2% TS 4/万~5/万 国内:8岁~12岁 患病率2.42‰,男女患者比3~4:1 病因和病理机制 病因不清 生物学因素:遗传是TS、慢性抽动障碍的主要原因 心理因素:诱发或加重症状 中枢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亢进 临床表现 运动抽动 发声抽动 简单 眨眼 清嗓声 耸鼻 吼叫声 噘嘴 嗤鼻子 耸肩、斜肩 犬吠声 复杂 蹦跳 重复语言 下蹲 模仿语言 拍打动作 秽语 抽动障碍主要症状 不随意,仅能短时控制 重复、刻板 心理因素、情绪紧张、躯体疾病时症状加重 睡眠时减轻或消失 短暂性抽动障碍症状 18岁前起病 单个或多个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 抽动每天发生多次,持续2周以上不超过12个月 排除TS、小舞蹈症、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或药物所致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症状 18岁前起病 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不同时存在 病程1年以上,但症状缓解期 2个月 排除TS、小舞蹈症、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或药物所致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症状 18岁前起病 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运动和发声抽动同时存在 病程1年以上,但症状缓解期2个月 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患者感到十分痛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