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小圆曲线按规定设置相当于最小缓和曲线长的回旋线时,其大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差不超过0.10m。 (2)设计速度≥80km/h时,大圆半径(R1)与小圆半径(R2)之比小于1.5。 (3)设计速度80km/h时,大圆半径(R1)与小圆半径(R2)之比小于2。 3.5.1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规定 3.5 平面线形设计 (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均衡,并与地形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18 道路图片 (2)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敷设曲线,并宜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 (3)两同向圆曲线间应设有足够长度的直线,否则应调整线形设置为单曲线或复曲线。 (4)两反向圆曲线间不应设置短直线段,否则应调整线形设置为S形曲线。 (5)六车道及其以上的高速公路,同向或反向圆曲线间插入的直线长度,还应符合路基外侧边缘超高过渡渐变率规定的要求。 (6)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 (7)设计速度等于或小于40km/h的双车道公路,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 3-18 道路图片 3.5.2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有简单型、基本型、S型、卵形、凸形、复合型、C型。 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回旋线应作为线形要素加以运用。 (1)简单型曲线 3-19 简单型平曲线 3-20 基本型平曲线 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以大致相等为宜。 (2)基本型曲线 两个回旋线的参数值亦可以根据地形条件设计成非对称的曲线,但应: 3-21 S形 1)回旋线参数宜相等。 3) S型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 2)当采用不同的回旋参数时,A1与A2之比应小于2.0,有条件时以小于1.5为宜。当A2≤200时,A1与A2之比应小于1.5。 (3)S型曲线 3-22 卵形 (4)卵形 1)卵型上的回旋线参数A:R2/2≤A≤R2 ; 式中:A:回旋线参数;R2:小圆半径(m) 2)两圆曲线半径之比宜满足下式: 3)两圆曲线间距宜满足下式: 3-23 凸形 3-24 复合型 (5)凸形 (6)复合型 两回旋线参数之比小于1.5。 3-25 C形 (7)C形 3.5.3 平曲线的长度 (1)平曲线的最小长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平曲线最小长度(m) 一般值 600 500 400 300 200 150 100 最小值 200 170 140 100 70 50 40 表3-15 平曲线最小长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平曲线长度(m) 1400/△ 1200 /△ 1000 /△ 700 /△ 500 /△ 350 /△ 100 /△ 表3-16 公路转角小于或等于7°时的平曲线长度 (2)公路转角小于7°的平曲线长度 注:表中△为线路转角值(°),当△2 °时,按△=2 °计算 3-26 视距 3.6 行车视距 行车视距是汽车在行驶中,当发现障碍物后,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交通事故所需要的必须的最小距离。 3-26 视距 3-26 视距 3-26 视距 3-26 视距 根据驾驶员所采用措施的不同,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和超车视距。 3.6.1 视距的种类 3-27 超车视距图示 表3-17 二、三、四级公路停车视距、会车视距与超车视距 设计速度(km/h) 80 60 40 30 20 停车视距/m 110 75 40 30 20 会车视距/m 220 150 80 60 40 超车视距/m 550 350 200 150 100 3.6.2 视距的标准及运用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2)二、三、四级公路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其长度不应小于停车视距的2倍。 (3)具有干线功能二级公路,宜在3min的行驶时间内,提供一次满足超车视距要求的超车路段。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大型车比例高的二、三级公路的下坡路段,应采用下坡段货车停车视距对相关路段进行检验。 5)积雪冰冻地区的停车视距宜适当增长。 3.6.3 公路视距的保证 (1)最大横净距法 横净距: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驾驶员视点轨迹线与视距线之间的最大距离。 (2)视距包络图法 (3)保证行车视距的工程措施 1)清除障碍物 2)分道行驶 3.7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3.7.1 路线平面设计的主要任务 (1)确定平面位置与线形。 (2)确定平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 (4)路线里程桩号计算及逐桩坐标计算 (5)平面视距的确定与保证 3.7.2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3)确定线形要素组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