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_跨境民族_与中华民族的建构_吴启讷.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章导读] 近年来,跨境民族的概念在国内日益流行,人们期望通过唤起国境线两侧、具有共同族 源和语言文化群体的认同意识与感情纽带,推动跨境交流和经贸往来,甚至可能让古代王朝 合理的“天下秩序”重现生机。本文作者则对这一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多元文化和族群现象 一直是中华民族建构的“先天不足”,也是中国对西方国家暴露的一大软肋。这时,“跨境 民族”的认知将进一步削弱边疆少数民族对国族、国家的认同,进而成为滋生“泛民族主义”、 分离主义的温床。 “跨境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建构 吴启讷 “民族识别”下的“民族”和“跨境民族”建构 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和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被设计成中国 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这个民族国家同时承认中 1 9 1 2 年 建 国人内部存在着复数的、分别拥有各自文化传统乃至政治经验的群体;但立足于 立 的 中 华 民 国 和 法律的角度,这类传统必须局限在中华民族共同性和中国国家主权的范围内,不 1949年成立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同 能发展成与中华民族主义相互冲突的民族主义。 时承认中国人内部 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存在距离。1912年,继承清朝领土和人民遗产 存在着复数的、分 别拥有各自文化传 的中华民国,因应清朝的族群政治现实,为安抚“满、蒙、回、藏”,尤其是 统乃至政治经验的 蒙、藏这两个族群排斥新国家、寻求分离和独立的情绪,不得不揭櫫“五族共 群体;但这类传统 和”的国家族群政治纲领,致使“国族”(即“中华民族”)的建构遭遇理论、 必须局限在中华民 族共同性和中国国 政策与现实的阻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秉持它在革命阶 家主权的范围内, 段的族群平等理念,另一方面又要接续中华民国未能完成的国族建构进程,于 不能发展成与中华 民族主义相互冲突 20世纪50年代前期展开大规模的人群分类工作。 的民族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群分类,被称做“民族识别”。这一政治动作,本来 即有确认中国境内各族群的中国公民身份的意涵,但由于中国的人群分类是在 20世纪“nation”语境和苏联的“民族”理论影响之下展开的,其中又将西方 语言学、人类学概念与中国传统族群政治的遗产杂糅为一,将中国境内多数政治 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族裔共同体一概定位为——同时作为“nation”译 词的——“民族”,进而在“民族识别”后,由“民族”的内涵引申出“跨界 民族”、“跨境民族”、“跨国民族”等概念,位于现代中国国境之外,但与中 国境内一些“民族”共享语言、文化、历史传统的亲缘群体,都被视作中国境内 112 [1] “民族”的“同民族”、“同胞”; 与此有关的研究数量可观,中央民族大学 为此还在民族系所中特别设置了相关的专业研究方向。 与中国的“民族识别”几乎同步,那些曾经是中国王朝藩属、19世纪后期 陆续成为列强殖民地的亚洲国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陆续脱离殖民统治, 开始建构民族国家,它们也在中国边界以外从事人群分类。但它们这项工作的背 景、分类逻辑与中国的同类工作不尽相同,其“识别”结果往往不能与中国的识 别结果衔接。唯一相同的是,这些邻国从事人群分类的政治动机,也是赋予和确 认其境内少数族群的国家公民身份。在这里,相同的部分与不同的部分,都同样 挑战了中国对于与中国境内人群相关的“跨境民族”的认知与定位。 “相同”人群“跨境而居”现象的转型与性质转化 各相关国家所从事的人群分类,皆本于民族主义和国族建构这两项来自西 方的概念,都和之前由中

文档评论(0)

shazex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