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 159
中国俄式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程 霏
[内容提要] 俄罗斯建筑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民族特点,从最初的“木刻楞”建
筑,发展到拜占庭、塔式教堂、角锥式教堂、莫斯科的巴罗克、古典主义、注重
城市空间、工业化社会主义,以至于今天的历史建筑重建和“地方性”倾向。
最早进入中国的俄罗斯人是13世纪的战俘,他们被安置于现在的北京,其生活
的建筑已经不存在了。从18世纪初俄罗斯人的迁入开始到20世纪中叶,由于战
争、采矿、放牧迁徙、中东铁路建设、前苏联社会主义同盟等原因,俄式建筑在
中国分布较广,其中有三个区域比较集中。本文主要以这三个区域为例,根据
其时代与地域等方面的特点,找出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关 键 词] 中国;俄式建筑文化;多样性
俄罗斯的先民居住在森林周围,就地取材搭建居所,创造了以木构
为主的“木刻楞”传统建筑。10世纪开始,俄罗斯接受基督教与拜占庭建
筑的影响,开始出现石造建筑,多用于宗教建筑与公共建筑。12世纪后
半叶,塔式教堂开始形成又一种俄罗斯民族特点的建筑。接着,角锥式教
堂、莫斯科的巴罗克风格、古典主义(图 1、图 2)、新艺术运动、工业化社
[1]
会主义 ,以至于今天的历史建筑重建和“地方性”倾向。
最早进入中国的俄罗斯人是13世纪的战俘,他们被安置于现在的北
京,其生活的建筑已经不存在了。从18世纪初俄罗斯人的迁入开始到20世
纪中叶,由于战争、采矿、放牧迁徙、中东铁路建设、前苏联社会主义同盟
等原因,俄式建筑在中国分布较广,包括东正教教堂、俄罗斯族民居以及
一些公共建筑,比较典型的包括北京展览馆(1954年)(图 3)、上海展览
馆(1955年)、电报大楼(1958年)(图 4)、军事博物馆(1959年)、哈尔滨
工业大学(威海)主楼(1987年)等。但是,集中形成组群的则比较少,主要
有三个区域,分布在与俄罗斯国接壤或者邻近的中国北部,呈“两点一线”
160 2018/02
图 1 圣彼得堡亚历山大剧院 图 2 圣彼得堡伊萨基辅大教堂
图 3 北京展览馆 图 4 电报大楼
状,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俄罗斯族聚居区的俄式建筑群、内蒙古
自治区东北部俄罗斯族聚居区的俄式建筑群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
蒙古自治区四省的中东铁路沿线地区俄式建筑群(图 5)。
本文主要以这三个区域的俄式建筑为例,由于进入这些区域的俄罗
斯人的事件起源、人群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文化、所处的时代背景
[2]
不同 ,三处俄式建筑组群的起源、类型、形态、装饰、艺术流派等方面
具有鲜明的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形成了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一、起源与类型
[3]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句话对于中国俄式建筑的
起源、类型、地域的融入性是非常恰当的。由于俄罗斯人的到来,与当地
的环境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俄式地域性建筑文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俄罗斯族聚居区的俄式建筑群主要以塔城
为代表。早在17世纪以前就有俄罗斯人过往塔城并定居。18世纪初,一些
俄罗斯人来到新疆各地,塔城有俄罗斯人来此做生意的、传教等,也有逃
避沙皇的迫害而定居于此的俄罗斯人。到19世纪中叶,由于俄国国内政
[空 161
图 5 中国俄式建筑群呈“两点一线”集中分布示意
治、经济、战争等多方面因素,先后有几批旅俄华侨带着俄罗斯家眷回国
定居在塔城等地。这些居民便是第一代俄罗斯族。现在,塔城的俄罗斯
族人口在全国是相对比较多的。他们居住很分散,多住在城市。当时在新
疆乌鲁木齐设有总领事馆,喀什、伊宁、塔城、阿勒泰都设有俄国领事馆,
1962年关闭。塔城的建筑类型有教堂、商贸中心、学校、领事馆、民居等。
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俄罗斯族聚居区的俄式建筑群主要以额尔古纳
市为代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