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 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的策略、技巧与方法 培训与考试内容 模块4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 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技巧与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摘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2、信息技术的特点 资源的海量化。 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等。 活动的交互性: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学习的主动性: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 还有如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等特性。 3、什么是整合? 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相应地,我们可以把教育、教学中的整合理解为“教育、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以发挥教育系统的最大效益”。 ——摘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摘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老师经常做的一项活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上课所进行的课前准备工作,通常包括“三备”与“三写”。“三备”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活动;“三写”是写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写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写课时计划(教案)。备课往往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主要依赖教学经验、凭借主观意愿进行安排和策划的,这种方式本身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不高。 1、概念 目前国内比较统一的、权威的教学设计概念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它既具有设计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上海师范大学黎家厚是这样对信息化教学设计定义的:运用系统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2、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的任务 前期分析 学习需求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学习环境分析 确定学习目标 设计教学策略 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 学习效果评价 学习需求分析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社会等对学习者的要求,分析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与所应当达到的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为确定学习目标等提供依据。一般认为,这一环节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的基本环节,并将影响后续各环节。 学习内容分析 即分析学生该学习什么和怎么学,通常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中各知识点的关系,分别采用归类分析、层级分析、图示分析等分析方法,也可以从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出发,采用信息加工的分析方法,将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所有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 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知识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 准备在学习任务设计时,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 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环境的不同要素中; 学习者分析 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学习者常常会在认知风格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 分析本课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方面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要求以及学生是否已具备了本课学习的要求。 (1)智力因素: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 (2)非智力因素:兴趣、学习风格、动机水平、意志和性格、学习者的焦虑水平、学习者文化、宗教背景; 目的: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问题;提供适合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帮助与辅导;设计适合学生的情景问题与学习资源; 学习环境分析 应考虑学习环境的差异,保证设计出的方案可行。 学校学习支持系统(校园网络系统) 课堂学习环境 多媒体演示型教学系统 多媒体网络教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