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突发多孔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文案 PAGE 精彩文档 功能性多孔炭材料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 【前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已发生多起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 如1986年莱茵河污染事故、2000年多瑙河污染事故和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故等。这些环境污染突发性事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环境、人类健康、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人们除了积极开展如何防止及预测预警突发性环境灾难事故发生外,还开展了对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及废水的应急处置技术研究,为政府决策、技术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证。多孔炭材料具有耐热、耐腐蚀、抗辐射、无毒害、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再生重复利用等特点。以多孔炭材料为吸附剂,对陆地泄漏物和水中泄漏物的应急处置研究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中,主要是利用多孔炭材料优异的吸附性能。目前应用的多孔炭材料主要有:活性炭、膨胀石墨、炭分子筛、炭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等。已有的研究证实,多孔炭材料不仅对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如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石油及石油产品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且对于用生物法及其他方法难以去除的有机物的色度、异臭异味、表面活性物质、除草剂、农药、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胺类化合物以及许多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这些结果表明,多孔炭材料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方面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诱人的前景。 一、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及特点 多孔炭材料的孔结构高度发达,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由此产生的优异吸附性能是多孔炭材料吸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与黏土、珍珠岩和天然沸石等吸附剂相比,炭质吸附剂材料的特点是 :(1)炭材料是非极性的吸附剂,选择吸附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调变;对炭材料表面进行化学改性,可以改善或增强其对极性物质的吸附能力;(2)炭材料是疏水性的吸附剂,在有水或水蒸气存在的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3)炭材料孔径分布广,能够吸附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 其选择吸附性能较差;(4)炭材料自身具有一定的催化能力;(5)炭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优于硅胶等其他吸附剂;(6)炭材料不但适用于吸附陆地泄漏物,亦可用于吸附水体泄漏物; 而且用于水上除油时,吸附后不会下沉。 与木纤维、玉米杆、稻草、木屑等材料相比,多孔炭材料能够选择性地吸附油品,吸附的泄漏物可以通过解吸再生回收使用,解吸后的炭材料可重复使用。与聚氨酯、聚丙烯和有丰富网眼状结构的树脂等吸附材料相比,多孔炭材料的价格相对便宜,且吸附容量较大。经化学改性处理后,炭材料能够选择性地吸附经化学改性处理或能与水互溶的化合物,具有耐热、耐腐蚀、抗辐射、无毒害、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突出特点。 二、多孔炭材料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 1、多孔炭材料在溢油事故中的应用 溢油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估计,因井喷失控、火灾爆炸、海难、海(水) 上溢油等事故注入海洋的油量达10万吨/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1.1活性炭在溢油事故中的应用 活性炭对油类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清除泄漏油类时,一般用颗粒状活性炭。被吸附的油类可以通过解吸再生回收使用,解吸后的活性炭可重复使用。研究发现,影响吸附效率的关键因素是被吸附分子的大小和极性;吸附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和油品浓度的下降而降低。 1.2膨胀石墨在溢油事故中的应用 除传统的活性炭吸附剂外, 各国科学家一直在尝试采用价廉易得的天然矿物材料作为溢油的吸附剂,以期大幅度降低溢油的处理成本,其中的一类热点材料是天然石墨矿物。可膨胀石墨是天然鳞片石墨通过氧化插层反应,在石墨层片间插入化合物而形成的具有层间插层物的石墨。可膨胀石墨置于高温时,层间插层物在高温的作用下迅速汽化,形成的气体将对石墨片层产生巨大的撑张力,使石墨中的石墨层片发生膨胀,膨胀倍数高达数十倍到数百倍甚至上千倍。膨胀石墨的表观容积达250mL /g~ 300mL /g 或更大。膨胀石墨通常呈蠕虫状,因此亦称石墨蠕虫,其尺寸在数百微米到几毫米之间,在内部有大量独特的网络状微孔结构。 1979年,日本专利首次提出膨胀石墨对重油具有吸附性。但直到1996年清华大学康飞宇研究小组对膨胀石墨吸附油品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后,膨胀石墨处理溢油的潜力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康飞宇等发现 ,膨胀石墨的孔结构是以大孔和中孔为主,非常适合吸附油类物质,而且膨胀石墨具有疏水性和亲油性,可以在水中选择性地除去油类和非极性物质。他们还指出,膨胀石墨表面具有不规则的孔隙,这不但有利于吸附油类,还使膨胀石墨蠕虫相互之间黏连、搭接在一起,使膨胀石墨在具有大孔的基础上,又形成很多新的开放结构的贮油空间!,这种贮油空间!非常有利于夹带黏度较高的油品。 通过比较膨胀石墨(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