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ec沤ture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和内函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不断演替至今,大体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这几个阶段。 人类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历史可能同人类文明史一样古老。贝尔纳(Bernal)认为,从远古时代的猎人开始, “人就从事推翻自然界的平衡以利于自己 ”的活动。 在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很小。 进入农业文明后,人类已经能够利用自身的力量去影响和改造局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是,从整体上看,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作用尚未达到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程度,这时,人类的环境意识尚属原始,在宗教中表现为崇拜自然。 以牛顿力学和技术革命为先导的工业文明使部分人自认为已经能够彻底摆脱自然的束缚,成为主宰地球的精灵。以培根和笛卡尔为代表提出的“驾驱自然,作自然的主人”的机械论思想开始影响全球,这一时代,人们把自然环境同人类社会,把客观世界同主观世界形而上学地分割开来,没有意识到人类同环境之间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客观规律。直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不断地在全球显现,这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正视。 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恩格斯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无论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酸雨和有毒化学品污染,各式各样的环境问题几乎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伴生物。从20世纪中叶以来处理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们又进一步认识到,单靠科学技术手段和用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去修补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必须在各个层次上去调控人类的社会行为和改变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思想。 可待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就有保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利“永续利用” 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 著名思想家孔子主张“钓而不纲,戈不射宿”; 春秋时在齐国为相的管仲,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及其生物资源,反对过度采伐。战国时期的荀子也把自然资源的保护视作治国安邦之策……“与天地相参”是中国古代生态意识的目标和理想。 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Malthus, 1820年)、 李嘉图(Ricardo,1817年)和穆勒(Mill,1900年) 等的著作中也较早认识到人类消费的物质限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其产生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以往对经济增长津津乐道,本世纪60、70年代以后,随着“公害”的显现和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 把经济、社会与环境割裂开来,只顾谋求自身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性,带来的只能是他人的、全局的、后代的不经济性甚至灾难。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及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认识的加深以及范围更广的、影响更深的、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开始被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80年代逐步形成。 1960年,福伊斯特(Forexter)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世界末日:公元2026年11月23日,星期五》的论文。可惜的是,这篇论文发出的警告当时被认为是危言耸听的奇谈而打入冷宫。 1972年, 以D.L.Meadows为首的美国、德国、挪威等一批西方科学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关于世界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如果目前的人口和资本的快速增长模式继续下去,世界就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而避免这种前景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该报告在全世界引起极大的反响,人们就此进行了广泛的争论。 1980年美国发表的《公元2000年的地球》等报告也支持《增长的极限》的观点。《增长的极限》曾一度成为当时环境保护运动的理论基础。 另有一些乐观主义者,或称为“技术至上者”则认为科学的进步和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将有助于克服这些困难。典型的乐观派著作有朱利安L.西蒙(Julian L Simon)的《没有极限的增长》(即《最后的资源》,1981年出版;《资源丰富的地球》,1984年出版)等。他们认为:生产的不断增长能为更多的生产进一步提供潜力。虽然目前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趋势给技术、工业化和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