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二科 何立芬 2018年2月3日 扩张型心脏病 目标 1.疾病相关知识 2.治 疗 3.护 理 4.健康指导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心肌病是指伴有心肌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部分 心肌细胞肥大,纤维组织增生的非炎症性病变 。 分型: 1、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有收缩功能障碍。 2、肥厚性心肌病(HCM)左心室或双心室肥厚,通常伴有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 3、限制性心肌病(RCM)收缩正常,心壁不厚,单或双心室舒张功能低下及扩张容积减小。 4、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D/C)右心室进行性纤维脂肪病变。 5、特异性心肌病 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不同类型心肌疾示意图 定义 扩张型心肌病(DCM)主要特征是单 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 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伴有各类心 律失常,病死率较高。约20%的DCM 患者有 心肌病的家族史。起病缓慢,任何年龄均可 发病,以30~50 岁多见,部分患者有原发 性高血压史。 病理变化 肉眼观,心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常超出正 常人20%~50%以上,重量可达400g~750g以上。两 侧心室肥大,四个心腔扩张,心尖部变薄呈钝圆 形,二尖瓣和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可见附壁 性血栓。? .镜下,部分心肌细胞肥大、伸长,核大浓染,可 见畸形核心内膜下及心肌间质纤维化,见有小瘢痕, 病变左室为重,肉柱间隐窝可见附壁血栓。有时可 见部分心肌细胞变性。 病理变化 病因 1.持续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 2.基因及自身免疫 3.细胞免疫 4.围生期、酒精中毒、抗癌药物、心肌能量代 谢混乱等 临床表现 早 期 确诊期 晚 期 心律失常为首要表现 阿-斯综合征是死因 胸腹水也是常见表现 起病缓,早期可有心脏扩大但 无明显症状, 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以气急, 浮肿最为常见 体 征 心率加速,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有抬举性 搏动,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常可听得第三音或第 四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 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此种杂音在心功能改善后减轻。 晚期病例血压降低,脉压小。 出现心力衰竭时舒张压可轻度升高。 心衰时可出现交替脉、潮式呼吸。 01 02 03 04 实验室检查 超 声 心电图 心内膜 心肌活检 X 线 实验室检查 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左室扩大明显 左室舒张期末内径≥2.7cm/m2,左室射血分 数降至50%以下;心肌收缩力下降。 X线检查:心影扩大,晚期心脏可呈球形。 心胸比>0.5 ,病程长患者可有肺淤血、肺间质水肿 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 阻滞常见。广泛ST-T改变,左心室高电压,左房肥 大,由于心肌纤维化可出现病理性Q波,其部位多 在(V1、V2导联)各导联低电压。与心肌梗死鉴别。 实验室检查 .心内膜心肌活检:一般无需进行,病理检查 无特异性,但有助于除外某种炎症性或淀粉样 浸润的病因诊断,或进行特异性细胞异常的基因 .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 .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心室造影可见心腔扩大,室壁运动减低,心室射血分数减低。 并 发 症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多见室早、房早和传导阻滞 3.心脏性猝死: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主要死亡原 因。 4.动脉栓塞:易并发血栓形成和栓塞并发症。 主要是左心室心尖部和两心耳血栓的脱落形成 栓子。 栓塞并发症以肺脑、脾和肾栓塞多见。 治疗 治疗:目前治疗原则是针对心衰和各类心律失常 休息、饮食 强心、利尿、扩管 抗心律失常药 电学方法治疗 改善心肌代谢 外科手术 体健 心 衰者 心律失常者 药 物 治 疗 外 科 治 疗 用药注意事项 1、洋地黄类药物:敏感,应用剂量宜较小, 注意毒性反应; 2、利尿剂:必须注意电解质平衡; 3、抑制心率的药物/电转复快速型心律失 常:应警惕同时存在病窦综合征的可能; 4、合并慢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 者可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5、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定期复查心电图; 6、抗凝药:,应注意出血表现,定期复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INR.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