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我在成长 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廖光华 同安新民中心小学 徐碧环 背景:前后《课程标准》的比较: 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一、“我在成长”与《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3.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4.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5.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6.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对自己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7.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8.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9.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如何理解“内容标准” 自我认识 自我悦纳 自我完善 自我发展 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 自我规划 二、“我在成长”在教材中的具体呈现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必须喱清的一个问题: 内容标准与课题是不是点对点的关系 ? 三、准确理解和把握“学习要求”的特点 “学习要求”是对内容标准的进一步细化; “学习要求”彰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学习要求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例:安全自护我能行(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主题目标 1.引导孩子们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掌握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防 护能力。 3.探讨在孩子的安全防护方面,社会、家长、学校应承担哪些责任。 把握“学习要求”就注意以下几点: 处理好“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三者的关系; 课时目标要避免宏大、面面俱到,只写自己这节课能够做到的或学生必须落实的内容; 目标的陈述尽可能简明扼要,不要拔高; 目标应突出过程与方法,而且这个过程与方法是针对学生的学,不是针对教师的教,更不是对教学过程的陈述。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 体验性教学 对话性教学 ㈠ 体验性教学 两条途径: 从实践性亲历中引发体验:学生主体直接参与实践,亲身经历某件事,从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 从心理性亲历中引发体验:学生超越时空、虚拟地经历某件事或对自身的经历进行回味,从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 在“角色扮演”中获得体验 例1:爸爸妈妈抚育我: 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提示进行表演。老师要看谁最能把父母对子女的无限牵挂和深 沉的爱表演出来。” 表演A:冬天的深夜,妈妈几次披衣下床,为孩子盖好蹬开的被子。 表演B:天很晚了,爸爸妈妈焦急地寻找还没回家的孩子。 表演C:夜深了,妈妈还在灯下赶织孩子的毛衣。 表演D:由学生自己编创情节表演。 学生操作:借助简单的道具,按照情节的提示,充分体验、感悟所扮演角色的 思想、情感并进行表演(操作进程中伴有轻快悠然的音乐)。 师:通过表演,同学们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生甲:我心里非常感动,我想世上再没有比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更伟大了。 生乙:爸爸妈妈为自己的孩子操了很多心,受了很多累,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恩情。 生丙:我体验到,孩子如同海上的一只小船,父母的疼爱就像扬起的帆。失去了帆 的关爱,船儿不能乘风破浪,只能搁浅或倾覆。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不难看出,借助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去探究和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感情,洞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立场、观点和内心感受。 在实践亲历中获得体验 例2:试比较两个片断: 片断1: 师:同学们,请看这双手(课件出示:布满皱纹,有老茧),看到这双手,你想说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生:从布满皱纹和老茧的手看出,她工作很辛苦,很操劳。 生:这是一双勤劳的手。 师:你猜猜看,这是谁的手呢? 生:从细长的手指来看,可能是妈妈的手。 生:也可能是奶奶的手。 师:都有可能。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妈妈,从妈妈给予我们生命的那一刻起,她们就用自己辛勤的手为我们忙碌着……。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板书课题) 扣问:什么是儿童情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