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海工程》论文
姓名:***
班级:2010级土木工程1班
学号:**
日期:2013年11月28日
浅谈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
本文以现代社会资源匮乏,尤其是石油资源的短缺为时代背景,讨论和比较了在陆地和海洋资源的蕴藏和产出等,就近海的石油资源开采做出了一些浅显建议,主要就近海钻井平台的建造和石油运输做出了一些讨论,对世界各国技术的差距,今后科研的前沿技术等进行了比较。目的是为以后的钻井平台技术革新和近海的油气资源开采提供帮助。
二、关键字:近海工程、资源紧缺、石油、钻井平台
三、引言:
近年来, 随着世界范围内油气资源消耗的递增和陆地原油开采速度的加快, 海洋领域内的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新的焦点。未来的15~ 20年, 将是我国海洋钻井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我国对油气资源的巨大需求, 国内主要石油公司均制定出各自的深水钻井装备计划。在未来5年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将投资1200亿元用于海上油气勘探和开发, 海洋工程装备投资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需新建各种固定和移动式生产钻井平台70多座, 其中新建多座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另外, 我国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石油集团公司均已开始了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的研究工作, 计划在十二五期间研制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m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这将有力促进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的快速发展。
四、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的现状
当前,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区块, 水深不超过300 m, 钻井深度在7 000 m以内, 水下生产系统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海上原油发现率仅为18.5%, 天然气发现率仅9.2% 。资料显示, 我国拥有海洋钻井平台的数量相对较少。作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上石油公司, 中海油拥有平台的基本情况为: 固定平台65座、自升式平台9座、半潜式平台3座、FPSO14座。
从海洋装备发展历史来看,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的研制始于20世纪70 年代初期。80 年代后, 我国在半潜式钻井装备研制方面有所突破。进入21世纪后, 尤其是近几年来, 我国加大了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及石油钻采装备的更新力度, 海洋装备技术有了较快发展。
从我国海洋装备造船业基本情况分析, 当前我国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专门从事海洋石油钻采设备的专业造船公司。但就平台建造而言, 国内目前具有一定研制基础和建造经验的公司主要包括沪东中华造船(集团) 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沪东中华造船(集团) 有限公司是国内第1家年造船总量突破100万t的企业, 曾完成我国第1艘双体钻井浮船“勘探1号”的建造, 并建造过4200m立方米LPG船, “胜利3号” 坐底式钻井平台等。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是国内第1家年产能力达到200万t以上的船厂, 目前已经建成30万t级以上大型船坞2座和2台600T龙门起重机等。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控股的大型船舶修造企业, 曾建造了我国“胜利2号”钻井平台、“胜利3号”作业平台、”辽河1号” 自升式钻修井平台等。大连船舶重工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控股的特大型综合性造船企业, 拥有一般船台4个, 半坞式船台1个, 船坞5座等, 迄今为止, 共建造自升式、半潜式等平台36座。
从海洋装备研究机构情况来看, 我国专门从事海洋装备研究的机构较少, 具有系统研究海洋石油钻采装备的机构则更少。就单元技术而言, 主要研究单位包括: 上海七O 八所、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等。上海七O八所是一个在海洋平台工程设计方面信息化较高、较系统的研究机构, 曾设计过自升式、半潜式、坐底式钻井平台, 坐底式采油平台等。迄今已研制了9个型号的FPSO, 从5万t级到15万t级,单点系泊从软钢臂式到内转塔式, 作业水深从24m 到120m。上海交通大学设有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动力定位系统研制方面已经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大连理工大学参与过4座半潜式钻井平台( B INGO - 9000型) 主体结构优化设计、多点锚泊系统设计研究和高压管线系统设计, 形成了海洋环境参数分析预报、海洋结构物在海洋环境作用下运动与遭遇环境荷载计算、系泊系统分析、结构动力响应与优化设计、结构疲劳分析计算等软件系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开设有海洋石油工程研究室, 配置有高频疲劳试验机、智能涡流检测系统、大型风浪槽等硬件系统及AN-SYS、ABAQU S等多个分析计算软件, 在油气装备强度分析和可靠性评估理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验。
从我国海洋石油装备制造情况来看, 生产成套海洋石油钻机、海洋水下生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