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远离校园欺凌 知法懂法守法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聚一起,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结合校园欺凌这个话题,共同学习法律,让同学们知法、懂法、守法,并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这对于同学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会对“校园欺凌”这种现象有所了解,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应该都有听说甚至是经历过。下面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说简单点就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及敲诈勒索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由( HYPERLINK /item/%E6%A0%A1%E5%9B%AD%E5%AE%89%E5%85%A8%E4%B8%8E%E6%95%99%E5%B8%88%E5%8F%91%E5%B1%95%E4%B8%93%E9%A1%B9%E5%9F%BA%E9%87%91 \t /_blank 校园安全与教师发展专项基金?)反校园暴力公益活动项目组编撰国内第一本关于校园暴力的指导手册给出的校园欺凌的基本定义是: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学生造成的伤害通常是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也使部分受欺凌者发生恶逆变化,由受欺凌者转化为欺凌者或者欺凌者的帮凶。同时对于目睹欺凌现象的旁观者而言,也往往会因为帮助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哲守身以自保,或不自觉的加入欺凌行列。同时对于欺凌者来言,危害也显而易见,形成欺凌者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受到刑事追究。
好,我们了解了“校园欺凌”,那么国家对于这种现象又是怎么样一种态度呢?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国教督办函〔2016〕22号文件:《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6年4月—7月:1. 开展教育;2. 完善制度;3. 加强预防;4. 及时处理;5. 监督指导;6. 组织部署。第二阶段:2016年9月—12月:1. 学校自查;2. 县级普查;3. 市级复查;4. 省级抽查。加强了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2016年11月1日,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之后,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针对学生欺凌问题联合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从有效预防、依法处置、形成合力3个方面,对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提出了要求。
同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对校园暴力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我们看总理批示里说的最后一句话: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这就是总理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定位,所以同学们我们一定在三观形成的时期要有正确的行为认知!!!
下面我们再聊聊法律。法律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要有法律?大家也有课程简单的涉及一些法律知识,可以从各个角度解释法律。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40707 \t /_blank 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345416 \t /_blank 司法机关)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24817 \t /_blank 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560794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社会规范)。简单说,群体社会需要有一个规则,规范人们的行为,否则的话,就会变成原始的丛林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