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喀斯特地貌.ppt

  1.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喀斯特地貌 一、喀斯特简介 ◆喀斯特研究的起源 ◆可溶性岩石的分布 二、喀斯特发育的条件 2、岩石的透水性 3、水的溶蚀力 水的溶蚀力 4、水的流动性 三、地表喀斯特地貌 石芽与溶沟1 石芽与溶沟2 石芽与溶沟3 石芽与溶沟4 路南石林 阿诗玛的传说 路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石林鸟瞰 大理石石林 2、漏斗(溶斗)与溶蚀洼地: 漏斗是漏斗形或碟形的封闭洼地;深几米至十几米,直径几米至<100m, 主要分布在喀斯特高原面上。溶蚀洼地通常由漏斗扩大合并而成,直径>100m。 漏斗1 漏斗2 漏斗3 漏斗群1 漏斗群2 广西乐业“天坑” 乐业“天坑”仰视 重庆小寨“天坑”1 重庆小寨“天坑”2 重庆小寨“天坑”3 重庆小寨“天坑”4 落水洞 天窗(落水洞) 4、坡立谷与喀斯特平原 坡立谷 坝子1 坝子2 喀斯特平原 峰丛与峰林 峰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漓江 孤峰1 孤峰2 6、岩溶丘陵 岩溶丘陵 云南罗平 喀斯特丘陵罗平 广东连山 阳朔的月亮山 桂林骆驼山 桂林象鼻山 草海 广东肇庆的七星岩 肇庆市 云南白水台 九寨沟华钙 九寨沟华钙树 西藏泉华 土耳其棉花堡 1 土耳其棉花堡 2 土耳其棉花堡 3 黄石公园泉华 江西石钟山 海中喀斯特 下龙湾 泰国普吉岛1 泰国普吉岛2 喀斯特泉 停多喷少 济南的泉 喀斯特泉(黄石公园) 喀斯特热泉(黄石公园) 黄石公园喀斯特泉眼 四、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与地下河 2、洞穴堆积地貌 侧洞 地下河1 地下河2 地下河3 七星岩地下河 地下河英西1 地下河英西2 地下河连州 银狐洞地下河 地下河出口1 地下河出口2 地下河出口3 地下瀑布 地下河出口4 地下河出海口 垂直溶洞 200m深的溶洞 水平溶洞 天生桥 天生桥1 天生桥2 石钟乳1 石钟乳2 石笋1 石笋2 石笋3 石笋与石钟乳1 石笋与石钟乳2 石柱1 石柱2 石柱3 石幔1 石幔2 卷曲石 石水果 纯净的钙质 边石堤 黄龙的边石堤 石缸 五、岩溶旋回 结束 发育于充气带 以落水洞居多 美国 克罗地亚 贵阳龙宫 溶洞坍塌而成 贵州遵义 英德通天岩 美国加州魔鬼湖 越南下龙湾—— “ 海上桂林 ” 济南百脉泉 黄石公园 黄石公园 1、溶洞 ①垂直溶洞 与倾斜溶洞; ②水平溶洞; 冷洞 暖洞 穿洞 脚洞 ① ② 侧洞 地下水 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等等。 七星岩双源洞 广东英德 广东英德 广东连州 北京郊区 广东英德 意大利著名的蓝洞 坡立谷(Polje),即溶蚀谷地,俗称“坝”、“坝子”, 宽几百米至几公里,长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在一定 构造条件下经长期溶蚀、侵蚀而成;喀斯特平原, 达数百平方公里,由坡立谷发展而来。 云南罗平 云南罗平 5、峰丛、峰林、孤峰与残丘: 峰丛,一种连座峰林,其基部相连、顶部分散为一 个个山峰(>1/2相连);峰林,石灰岩石峰分散 或成群分布在平地上,远望如林(<1/2相连)。 其相对高度为100 — 200m,坡度>45°; 孤峰,竖立在喀斯特平原上的孤立石灰岩山峰,相 对高度几十至百余米;残丘,孤峰进一步发育而成, 相对高度十几至几十米。 九马画山 岩溶丘陵与溶蚀洼地的组合,是亚热带喀斯特 的典型形态。岩溶丘陵相对高度 100 ~ 150 m , 坡度较和缓,不具峰林形态。 7、喀斯特地貌组合 热带喀斯特地貌组合依发育阶段的差异,可分 为: 峰丛——洼地(或漏斗); 峰林——洼地; 峰林——谷地; 孤峰、残丘——平原; 从云贵高原边缘到广西盆地中心,依次出 现上述喀斯特地貌组合。 云南罗平 云南罗平 云南罗平 阳朔 贵州威宁的草海,46.6 km2 广东肇庆 地表“石灰华” /华钙/泉华  泉华沉积物:当泉水流出地表时,因压力降低、温度升高,地下水中的矿物质发生沉淀,沉淀在泉口的疏松多孔物质叫泉华。泉华的成分为CaCO3时,称为钙华或石灰华;以SiO2为主时称为硅华。 * ◆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 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即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 蚀、冲蚀、堆积,以及重力崩塌的总称。以化 学溶蚀作用为主,机械侵蚀作用为辅。 ◆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称 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 象统称为喀斯特( Karst )。 ◇徐霞客(1586—1641,明《徐霞客游记》的 作者)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岩溶研究学者。 ◇19世纪末,南斯拉夫的司威治(J.Cvijic) 研究了南斯拉夫西北的喀斯特(Karst)石灰 岩高原,并于1893年正式用“Karst”来概括 喀斯特高原的地貌景观。 ◇中国地质学会第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