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14级药学院中药学 黄小强 一、G蛋白 1.G蛋白定义 G蛋白——简称:鸟苷酸结合蛋白;是指能与GTP或GDP结合,是(G蛋白偶联)受体与效应酶(酶或离子通道)之间的中介物质,是一种酶,在反应过程中与GTP结合故称为G蛋白。 G蛋白的两种构象:1.与GTP结合形成的活性构象;2.与GDP结合形成的无活性构象。 2、G蛋白的概论 G蛋白的发现与意义 Rodbell(马丁·罗德贝尔)等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跨膜信号传道需要GTP的存在 1977年,Gilman吉尔曼发现了G蛋白。 1981年,Gilman纯化了G蛋白。 1994年,Gilman和Rodbell获医学和生物学诺贝尔奖。 G蛋白分类 G蛋白在信号转导中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与膜受体偶联的异三聚体蛋白,一般称之为经典G蛋白或大G蛋白,它们有αβγ三个亚单位为组成,βγ二聚体通过共价键结合结合于膜上起稳定α亚基的作用,而α亚基本身具有GTP酶活性; 另一类是存在于不同的细胞部位的小分子量G蛋白 ,也称为“小G蛋白”,由一条肽链组成, 所有G蛋白都是膜蛋白 G蛋白生物学功能 G蛋白均通过第二信使引起级联反应,产生生物效应。 激动剂与受体结合后,通过G蛋白,才能将信号传递到效应系统 其作用特点是在一个细胞库可与不同受体和不同的效应器,产生不同特定功能。 G蛋白异三聚体的分子结构 三聚体G蛋白信号转导循环 GTP的水解速度决定开关蛋白维持活性构象并向下游转导信号的时间 调控因子 (1)鸟苷酸交换因子GEF:促使小G蛋白释放GDP,结合GTP,是正调控因子;(2)GTPase激活蛋白GAP:增强小G蛋白的GTP酶活性,催化GTP水解为GDP,使小G蛋白失活,是负调控因子(3)鸟苷酸解离抑制因子GDI:抑制GTP的水解,维持小G蛋白的活性构象,是正调控因子。 衔接蛋白 在信号转导途径中起连接作用的蛋白质。介导上游信号转导蛋白与下游信号转导蛋白结合,本身没有酶的活性 二、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什么是受体? 受体(receptor)是指存在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与结合生物活性分子(配体),进而引起靶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分子。 绝大部分受体为蛋白质,少数为糖脂。 能与受体呈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则称配体(ligand) G蛋白偶联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CR)又称蛇型受体。此型受体通常由单一的多肽链或均一的亚基组成,其肽链可分为细胞外区、跨膜区、细胞内区三个区;胞内部分可以与一种能和GDP或GTP结合的蛋白(G蛋白)相互作用。 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种与三聚体G蛋白偶联的细胞表面受体;为单体蛋白,GPCR的一级结构含七个跨膜区。 信号转导途径 信号传递过程: 1、配体与受体结合 2、受体活化G蛋白 3、G蛋白激活或抑制细胞中的效应分子 4、效应分子改变细胞内信使的含量与分布 5、细胞内信使作用于相应的靶分子,从而改变细胞的代谢过程及基因表达功能。 cAMP与蛋白激酶A介导的信号转导 特征:cAMP浓度升高激活蛋白激酶A(PKA),是激素调控细胞代谢或基因表达的主要途径。 基本过程:化学信号通过细胞膜受体激活Gs型G蛋白,释放活性Gsa.GTP。Gsa.GTP激活锚定于细胞膜胞质面的腺苷酸环化酶(AC)。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合成cAMP。cAMP变构激活细胞质基质PKA。PKA催化关键酶或功能蛋白磷酸化,产生细胞效应。 化学信号 GPCR Gs AC cAMP PKA 关键酶/功能蛋白 细胞效应 Ca离子与蛋白激酶C(PKC)、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传导 基本过程:化学信号通过细胞膜受体激活Gq型G蛋白,释放Gqa.GTP。Gqa.GTP激活锚定于细胞膜胞质面的磷脂酶C,催化水解细胞膜内层脂的PIP2,产生DAG和IP3。IP3扩散到内质网表面,与IP3门控Ca离子通道结合,打开Ca通道,使内质网腔Ca离子流出,导致细胞质基质Ca浓度急剧升高;Ca离子与细胞质基质内游离的PKC结合,引导其向细胞膜胞质面转运,并与细胞膜内质层上的DAG结合,彻底激活PKC。PKC催化下游转导蛋白磷酸化,进一步转导信号,最终产生效应。 化学信号 Gq 磷脂酶C IP3(+DAG) Ca2+通道 Ca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