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美学听课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格式.可编辑 技术资料分享 第一章 第一节 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一、 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 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学科 柏拉图 是研究艺术的学科 黑格尔 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审美经验:维特根斯坦、杜威、李泽厚 审美心理:弗洛伊德、布洛、阿恩海姆 是研究人和现实之间审美关系的学科 蒋孔阳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 1、美学的研究对象:审美现象 2、审美现象: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 3、艺术中的审美现象,即艺术美 自然界中的审美现象,即自然美 科技活动中的审美现象,即科技美-----杨振宁 4、审美:“审”的主体是人【我】,所以审美现象和活动的前提是人与现实世界发生审美关系。 也就是说先有审美关系,再有美或者不美(不美≠丑),最后有审美的人。所以,美学研究的对象既不是客体的美,也不是主体的美感,而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 三、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1、审美现象:美学的研究对象 2、综合:跨三门学科,汉语言、哲学、艺术 3、人文学科:相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具有主观性) 四、美学的研究方法 诞生于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后虽独立,但从来没有脱离哲学。 核心研究方法:哲学的研究方法 小结: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以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为研究对象,美学的核心研究方法是哲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 一、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一)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某种不明晰的审美追求的意识。 初级的审美意识(原始陶器等如人面鱼纹彩陶盆) 高级审美意识(神话、悲剧等) 如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人的命运与生俱来,受神控制,不可抗拒,无法改变。 中国古代的悲剧观 《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匆然而已。……….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 中西悲剧观的不同之处: 就内在联系而言, 西方与宗教密切联系,牺牲精神 中国宗教仪式淡薄 就结局而言 西方强调冲突和对抗 中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式大团圆 (二)美学思想:使不自觉的感性直观的认识上升为比较自觉的理性的认识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美学思想是以哲学、艺术评论、创作理论等形式存在的。 柏拉图:美是理念(理念说)-------理性的认识 孔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作用、功能 (三)美学学科:从整体上独立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审美意识 美学思想 美学学科 二、鲍姆加登与美学学科的诞生 独立标志: 有专门、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 有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一书,“Aesthetica”意为“感性学”,将美的思维和艺术作为考察和研究的对象。在我国被翻译为“美学”。 鲍姆加登继承、发展了“莱布尼茨----沃尔夫的大陆理性主义”,创立美学。 他一方面肯定了理性主义的基本立场,另一方面用感性学补充了唯理主义。 第三节 美学的哲学基础 美学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美学------理念论 康德美学----------先验主体论 黑格尔美学-------绝对精神论 海德格尔美学----现象学 中国当代美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 中国当代美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实践论 存在论 前提 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也是从人的实践,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度的中介环节。 第四节 审美与人生 一、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1、审美是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记事功能 例如:原始洞窑壁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窑壁画《受伤的野牛》 中国内蒙古阴山岩画 原始巫术活动 借助壁画、陶器纹样保留 2、审美是人生实践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精神需求 例如:有了装饰需求,“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现在人们对于精神享受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审美活动必然要进入人生实践,成为人生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审美实践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以人生实践为源泉。例如:罗丹《思想者》 关注现实生活,刻画内在神情体态,离开具体的实践无法完成。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