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型..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 1.气溶胶(aerosol):气溶胶是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0.001~100μm的固体、液体微小粒子形成的胶溶状态分散体系。 2.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可能致人、动物感染、过敏或中毒的一切微生物和其它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基因修饰、细胞培养和生物体内寄生的微生物。 3.生物恐怖(bio-terror):用生物因子造成的恐怖。 4.生物战剂(Biological agent):在战争中用于伤害人、畜或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所产生的毒素。 5.生物武器(Biological weapon):装有生物战剂的各种施放装置:炮弹、航弹、集束炸弹,和安装在火箭或导弹弹头中的分散装置,以及安装在飞机上的各种布洒装置。 6.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避免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的危害,为了保证试验研究的科学性还要保护被试验因子免受污染。 7.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将外源性遗传物质通过载体转入宿主细胞内,经筛选,使其获得新的性状的过程。 8.基因工程生物安全:重组DNA技术在内的所有对基因的操作及其生物体的安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所产生的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9.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腐蚀、毒害、感染、放射等危险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烧伤、死亡等事故的化学品统称为危险化学品。 10.易燃液体:在闪点温度(闭杯试验闪点温度≦60.5 ℃ ,开杯试验闪电温度≦65.6 ℃ )时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或在溶液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11.气体:压缩、液化、加压溶解的气体(50℃时,蒸汽压力300kPa ;20℃时,101.3kPa,完全呈气态) 爆炸品:在外界(受热、受压、碰撞、震动、摩擦)作用下,发生剧烈反应,在极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同时伴有声光等效应的物质。 腐蚀性物质:使生物接触组织造成损伤;造成其它物品损害的物质。 高效空气过滤装置:钠焰法效率不低于99.9%的空气过滤器为高效空气过滤器,其中效率不低于99.9%为A类,不低于99.99%为B类,不低于99.999%为C类。 高压蒸汽灭菌器:利用饱和压力蒸汽对物品进行迅速而可靠的消毒灭菌设备,适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科研、农业等单位。 定向气流:是指从污染概率小的区域流向污染概率高的区域的受控制气流。三级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要求保持定向气流,定向气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①实验室周围的空气向实验室内流动,实验室内被污染的空气决不能向外扩散,保证不让公众受感染;②在实验室内部,清洁区空气向操作区流动,保证没有逆流,以保护操作者安全;③轻污染区的空气应向重污染区流动。 二、简答题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①第一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②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③第三类病原微生物:中等个体危险和有限群体危险;可感染发病,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的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暴露很少引起严重疾病,有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危险有限。 ④第四类病原微生物:个体和群体低危险;不能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非致病生物因子) 三、问答题 复习思考题 简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意义。 (1)开展病原微生物研究的需要 (2)生物防护(国防)的需要 (3)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需要 (4)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5)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需要 (6)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试述我国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①目的是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健康和公众卫生。 ②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③把我国流行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三类。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①国务院424号令,2004年11月12日公布及实施。 ②我国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法规。 ③内容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实验感染控制、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④强调: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等严重后果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将受到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中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从事相关实验活动。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2006年1月11日。 ②表一为病毒分类名录;表二为细菌、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