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是四点零八分地北京(新)
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知青的时代已经过去,请不要再插队!” 预习 默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诗写的是发生在什么年代什么地方的什么事? 2.诗人在诗中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68?年12月20日,诗中描述的是诗人1968?年12月20日4:08分,告别家乡北京到山西插队的情形。(请作笔记)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记号。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首诗写的是发生在什么年代什么地方的什么事?诗人在诗中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结构分析 【明确】这首诗一共七节,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1节:开门见山,写 告别北京时的情景。 第2~5节: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和离开时迷惘、失落及恐慌的感受。 第6、7节:直抒自己对北京的 依恋 之情。 主题 诗歌通过对1968年4点08分载着的北京知青赴农村插队的火车开动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和恐慌。见证了知青时代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课外作业 1、反复朗诵此诗,加深理解。 2、预习《外国诗两首》。 3、完成《课堂作业》的相关习题。 * * ??图片中的这张乘车证,准确地说是张火车票。只不过40年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北京知青赴山西插队落户时,乘的是专列,每位乘专列的知青,持此证上车。而且票面赫然印着“乘车证”,上面还有“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东城区招生分配就业领导小组安置就业办公室”的公章、“第2车厢4号”、“1968年12月13日”等字样。 ——摘自鲍乃锐《四十年前的乘车证》 时代背景 文革之初,刘少奇 主席和邓小平试图减缓 基层被挑动起来的革命 情绪,减少一些冤案错案, 却在四人帮的挑唆下被 毛泽东误解 。毛泽东当 即下令“炮打”刘少奇、 邓小平这个“资产阶级司 令部”。二人被迫离开了 领导岗位,处于被揭发和 被批判的地位。刘少奇被 严密监禁,于1969年11月 12日凌晨6时40分含冤去 世。左图为刘少奇在做所 谓的反省报告。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012年5月21日,“全国山河一片红”在中国嘉德 2012春季拍卖会“邮品”专场中,以730.25万人民币的 价格成交,创出中国单枚邮票拍卖新纪录。 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因其诗《相信未来》被江青点名批评,所以一度被人侮辱、嘲弄和指责,所以笔名为“食指”(也有“实质”的意思)。“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曾一度寄住精神病院。著有《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 朗读诗歌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zhòu líng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