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及战前 各大国的对外政策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 重大变化 三、雅尔塔体系与欧洲霸权的终结 目 录 (一)二战的起源及性质 (二)二战前各大国的对外政策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及战前各大国的对外政策 二战的起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留下的后患。 传统的国际关系均势原则遭到破坏。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空前加剧。 战争的性质 自始自终是一场反 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2 大萧条影响了国家的政策,它强化了西方国 家在经济上的民族主义。 大萧条严重影响国家的军备政策和对外政策, 在法西斯国家实行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政策。 大萧条引起了军事扩张主义的新浪潮,征服 邻国领土成为解决国内经济、政治问题的替代 办法。 (一)二战的起源及性质 主要指二战前英法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换取大国之间的“和平”,避免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 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的社会背景是和平主义思潮的泛滥。 英法的衰落是导致其采取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 欧洲传统外交惯例是造成绥靖政策的重要因素。 对苏联的敌视态度促使这些国家采取绥靖政策。 美国孤立主义思潮重新抬头的原因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第一个中立法案(1935年8月) 第二个中立法案(1936年2月) 第三个中立法案(1937年5月) 新《中立法》(1939年10月和11月) 规定对一切交战国实施“武器、弹药和军需品”的强制禁运,并禁止美国船舶向交战国运送军火。禁运的有效期为6个月。 经过修改后的《中立法》除了重申有关武器禁运条款外,还增加了两条:一是禁止贷款给交战国;二是武器禁运不适用于拉丁美洲。 不确定有效期,即具有永久性; 明确了发生大规模内战的国家适用中立法; 提出“现购自运”,即美国可以同交战国进行除武器之外的任何货物贸易,条件是须付现款,且不得由美国船只运输。 3 美国的《中立法》 1933年11月16日苏美建交给苏联以巨大信心。面对德、意法西斯的扩军备战对苏联造成的越来越严重的影响,苏联清醒地认识到,仅靠自己的力量去制止侵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爱好和平力量的统一战线来共同努力阻止德日的侵略扩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提出了集体安全政策和加入国联的主张。1934年9月18日,国联以38票的多数通过苏联加入国联并担任国联理事国。 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 (一)德意日三国轴心的形成 (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三)全球战略主导权的转移与 二战结束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重大变化 德意日三国有着基本相似的历史传统。 德意日三国都对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严重不满。 三国在资本主义列强中都是后起的综合国力相对较弱的国家,需要相互“借力”来达到扩张的目的。 战略配合的需要。 德意日三国结盟的原因 英美联盟。 《大西洋宪章》的签订。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反法 西斯战争的进程,鼓舞了世界各地人民战胜法西 斯的信心和勇气,为战胜轴心国集团奠定了良好 基础。 但是,联盟内部的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作战目 的也不完全一样。英美集团企图在打败德意日的 同时,严重削弱苏联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因 此,在反法西斯联盟内部一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1 (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二战战略态势的根本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北非战略态势的扭转 亚太战场战略态势的扭转 (三)全球战略主导权的转移与二战的结束 对形势估计失误。 战备不足和军事失误。 国内斗争特别是肃反扩大化,使国家和军队的战争准备遭到严重损害。 战争初期苏联遭受严重损失的原因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根本转折的重要标志。 苏军的胜利狠狠打击了纳粹德及其仆从国的反对气焰。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大大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和地位。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国际影响 北非战役是英法军队由防御走向进攻、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战役的胜利不但振奋了盟国军队的士气,还积累了登陆作战的经验,为后来的诺曼底登陆作了一次演习。盟军控制北非和地中海南岸,为进一步进攻西西里和意大利本土提供了基地和跳板。 北非战略态势的扭转 开罗会议(1943年1月):美英中三国领导人就远东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发布了《开罗宣言》,开罗会议肯定了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使中国的大国地位进一步树立起来。但是,罗斯福为了说服斯大林对日作战,趁机要求蒋介石开辟大连港为自由港,蒋介石表示愿意考虑。 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商讨结束战争和战后世界的重建问题。议题有:开辟第二战场问题、关于苏联对日作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pdf VIP
- 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龙舞传承介绍科普PPT教学课件.pptx
- 挖掘机挂靠协议.docx
- 2024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良肢位摆放考核标准(100分).xlsx VIP
- 2024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导学单.docx
- 仓储管理员初级测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曝气系统技术协议-巴州医院.pdf
- DB11T 2333-2024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长期停用安全管理要求.pdf VIP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课件(共36张PPT).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