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守仁的乡约思想以及现意义.docVIP

试论王守仁的乡约思想以及现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王守仁的乡约思想以及现意义

PAGE 3 - 试论王守仁的乡约思想以及现实意义 李 兵 (红河学院 政治系,云南 蒙自 661100) 摘 要:乡约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自治组织,是传统乡村社会整合的主要力量之一。王守仁的《南赣乡约》对当时乡村社会的自治组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王守仁的乡约思想的内涵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王守仁; 乡约思想; 现实意义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长期担任地方官吏,曾任江西卢康县知事、南京刑部、吏部清吏司主事、都察院左金都御史等职,巡抚南赣、汀、漳等地,主持镇压农民运动和少数民族起义,后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为维护朱明封建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王守仁在巡抚南赣、汀、漳期间,提出了乡约思想,并推行《南赣乡约》,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乡约的发展(明朝之前) 乡约,乃乡规民约的意思。“据考察,乡约渊源于周礼的读法之典。”见张中秋《乡约的诸属性及其文化原理认识》,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4.5。西周时期,统治者控制下的基层单位分为“国”和“野”,“国”、“野”其间为“郊”,以郊为界,郊之内为国中,设有“六乡”,“六乡”是指“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见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25页。这里的“六乡”的设置规定与后代乡约的内容有些是雷同的,“相保”、“相受”、“相葬”、“相救”、“相赒”、“相宾”中都含有邻里相帮、互助友爱、团结的一面,而后代的乡约也是如此。 见张中秋《乡约的诸属性及其文化原理认识》,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4.5。 见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25页。 “乡约是北宋吕和叔(11世纪)受古代儒学经典--《周礼》和《礼记》的启发而创立的一种乡民共同活动及互相帮助的乡村组织形式。” 见徐勇《中国古代乡村行政与自治二元权力体系分析》,载《中国史研究》1993年4期。 北宋吕大钧、吕大忠、吕大防、吕大临(并称“四吕”)所著的《吕氏乡约》,作为乡里民众共同遵守的约章。《吕氏乡约》定规四条,即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每条之下又有详则,如德业相劝包括: “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妻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朋友,教后生,御童仆。至于读书治田,营家济物,好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皆可为之,非此之类,皆为无益。”具体的做法就是乡民“凡有一善为众所推者,皆书于籍,以为善行。”“ 过”则包括犯义之过六: 酗博斗讼, 行业谕违, 行不恭逊, 言不忠信, 造言诬毁, 营私太甚;犯约之过四:德业不相劝,过失不相规,礼俗不相交, 患难不相恤;不修之过五:交非其人, 游戏怠惰,动作无仪,临事不格,用度不节。礼俗相交包括:婚嫁丧葬按照礼经所载或家传旧仪,乡人交接和往还书问共同商量一法,相互庆吊约定一法,婚嫁庆贺的礼物约定一个标准,婚丧之礼相互帮助器物和人力。患难相恤包括:水火、盗贼、疾病、死丧、孤弱、诬妄、贫乏,届时都要相互帮助。虽然这一设想能够促进当时社区的管辖和治理,但是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使之得到贯彻实施,“人心不同,故好恶未尝一而俱” 见徐勇《中国古代乡村行政与自治二元权力体系分析》,载《中国史研究》1993年4期。 见吕大钧,《答仲兄》。 到南宋时,朱熹对《吕氏乡约》的内容稍加修改,定名《增损吕氏乡约》。其中规定约中之人“推有齿德一人为都约正,有学行者二人副之,月轮一人为直月。置三籍,凡愿入约者,书于一籍,德业可劝者,书于一籍;过失可规者,书于一籍”。 见朱熹,《增损吕氏乡约》。由直月掌管三籍,每月月底告于约正。可见,在宋时,乡约作为民间群众自订的规条,是一种乡里之民互劝互助, 族善惩恶的形式。《损益吕氏乡约》以教化为纲,纲目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它开篇提出: “事亲能孝,事君能忠。夫妇以礼,兄弟以恩,朋友以信。能睦乡邻,能敬官长,能为姻亲。与人恭逊,持身清约,容止庄重,辞气安和。衣冠合度,饮食中节。凡此皆谓之德。” 见朱熹,《增损吕氏乡约》。 见朱文公,《朱文公文集》 卷七四。 王守仁的乡约思想 (一)王守仁乡约思想形成的原因 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乡村社会,乡村治理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自春秋战国时期以降,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都建立了旨在控制基层农民的组织体系,形成了适合统治者需要的乡村治理模式。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积累了丰富的乡村治理经验。乡村

文档评论(0)

181****91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